高一地理:地理識圖四環節之看圖

2016-12-20 00:06:19 來源:高考幫

  地理課本中的各種地圖、景觀圖、示意圖、結構圖、統計圖等等,有機構成了一個“圖像系統”。地理與其他學科不同,除了文字系統以外,尤其要重視“圖像系統”的復習。這是因為這些圖像包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通過復習這些圖像可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另外它們作為地理知識的“載體”,直接成為考試的題目。

  地理復習中的讀圖一般包括看、析、繪、默四個主要環節。

  1.看圖

  看圖是讀圖的第一步。為了正確讀圖,首先就要正確觀察圖像。

  (1)要排除看圖的“障礙”。看圖時,往往由于一二個關鍵點沒有搞懂,而發生“卡殼”現象。因此,要及時排除“障礙”,看懂圖像。

  如:有的學生在讀“城市工業布局圖”時,覺得很困難。原來,其中有一個關鍵:對風向玫瑰圖是否看得懂。如果看得懂,對風向與工業布局的關系就容易理解了。

  (2)要考慮看圖的有序性。看圖不能雜亂無章,而要根據各種圖的實際情況,按照一定的順序,一步一步地進行。高中地理下冊有一幅世界石油資源分布圖,此圖內容豐富,在復習中,要分步觀察。第一步:看石油的地理分布是否均勻?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還是南半球?第二步:看世界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與國家?第三步:看哪些地區屬于石油輸出區,哪些國家是石油輸入國家?第四步:看有哪些重要的輸油路線?途經哪些主要的邊緣海、海灣、海峽、港口、運河、島嶼等等?通過這樣有層次、有步驟地看圖,學生就能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還比如看水系圖一般循著上游、中游、下游的順序。看洋流模式圖,通常先看熱帶、副熱帶海區的洋流,后看極地、副極地海區的洋流。然而,看圖順序也不是絕對的、一成不變的,有時根據需要及學習情況可以靈活變通。如看我國山脈分布圖,可以按幾組走向確定看圖順序,也可以按我國的方位依次看下來。但無論怎么看圖,總要有一定的“序”。

  (3)要變換看圖的角度。看圖一般總要進行幾遍,只看一遍往往是看不透、看不細的。然而,反復看圖,不能老是從原來的角度機械地重復看圖,而要適當變換看圖的角度。這樣往往能收到很好效果。比如,在一張世界政區圖上,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復習關于地理位置方面的知識,沿著赤道、本初子午線、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等有特殊意義的“線”,去找一找這些線經過了哪些主要國家。這種變換角度的觀察,會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除此之外,還可以沿著環太平洋、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的路線,看地震、火山分布的國家與地區;沿著北半球的中緯度帶由東向西找出煤炭分布國,等等。

  (4)要注意看圖的整體性。在看區域地圖時,不能孤零零地看一條“線”或一個“點”,而要進行組合觀察,擴大到一個“塊”或一個“面”。例如,看中國鐵路分布圖,要沿線觀察途經哪些地形區、主要河流、省市、礦產地、農業基地等等?匆粋城市的地理位置,要顧及它的“左鄰右舍”的相對位置。這樣整體性看圖,有助于形成地理事物空間位置、空間分布、空間結構的正確觀念。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一地理:地理識圖四環節之看圖”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页面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动漫 | 午夜成午夜成年片在线观看bd |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