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新生關于地理學習淺談(二)

2016-12-20 00:21:28 來源:高考幫

  二、學會讀書,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

  地理教材是我們獲取地理知識、提高地理素養的重要途徑。怎樣才能學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識呢?我們應該注意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1.讀出書中有什么

  閱讀教材,首先要讀懂,明白書中講了些什么。比如,教材在介紹某個地理區域時,一般從構成這一區域的各地理要素分別進行論述。這個區域在哪兒?這里的自然概況怎樣?經濟發展情況如何?存在什么問題?等等

  2.讀出知識網絡

  地理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組成地理環境的各個要素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其中任何一個地理要素的改變,都可能影響到其他要素的變化。我們應該將理清這些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在頭腦中形成這一地域的知識網絡。

  例:通過世界地理的學習我們知道,南極大陸一塊特殊的大陸,這里的地理環境特征與眾不同,烈風、暴雪、嚴寒是南極大陸最顯著的氣候特征,這里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陸冰川,動植物種類稀少,有極晝極夜現象,還有美麗的極光等等。而形成這些地域特征的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由于南極大陸絕大部分位于南極圈以以南的高緯度地區,其他諸多的地理特征都與這一要素緊密相聯。

  3.學會梳理知識

 、俳滩膶τ谕愔R的論述角度具有相似性和規律性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內容具有范圍廣、信息多等特點,但是它對同一類型知識進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規律性。

  例如描述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征,往往要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來加以說明。而氣溫又包括著年平均氣溫、年溫差和氣溫的分布等內容;降水主要是由年降水量、降水的時空分布所組成。

  除了這一點外,我們還可以將差異性或相似性較明顯的國家或地區,進行對比梳理。

  ②將差異性或相似性較明顯的國家或地區,進行對比梳理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地理環境或地理要素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或相似性。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一點,采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學習,對比差異性,找到相似性。如我們在學習印度和巴西、日本和英國、我國的南方和北方、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時,就可采用這種方法。

  我們不僅要明確兩個地區或兩個國家之間的差異,而且也要思考這些差異是怎樣形成的。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這些差異主要是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導致了自然環境的差異。

  我們不僅通過對比梳理找到差異性,我們還能找到相似性,如印度和巴西兩個國家,雖然位于不同的大洲,但它們在許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利用對比歸納的方法,我們就能夠將兩個國家的主要的地理特征知識點梳理得一清二楚。

  印度和巴西都是位于熱帶的臨海國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優質的鐵礦資源豐富;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熱帶經濟作物的生產國和出口國;近年來電子工業和信息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是發展中國家工業比較發達的國家。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一地理:新生關于地理學習淺談(二)”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影院 | 亚州第一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v亚洲v精品v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国产 | 婷婷色中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