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沁園春長沙課文賞析三
憶秦娥?婁山關
毛澤東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七律 長征
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賞析】這首詞最早發表在《詩刊》一九五七年一月號。
注釋
〔六盤山〕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固原縣西南,是六盤山山脈的主峰,險窄的山路要盤旋多重才能到達峰頂。毛澤東在一九三五年九月中旬率領中央紅軍進入甘肅省南部,十月上旬,突破敵人的封鎖線,打垮了敵人的騎兵部隊,勝利地越過六盤山。
〔長城〕借指長征的目的地。
〔紅旗〕首次發表時原作“旄頭”,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詩詞》改為“紅旗”。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化用南宋劉克莊《賀新郎》詞:“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蒼龍,是一種兇神惡煞。《后漢書?張純傳》注:“蒼龍,太歲也。”古代方士以太歲所在為兇方,因稱太歲為兇神惡煞。
作者自注:“蒼龍:蔣介石,不是日本人。因為當前全副精神要對付的是蔣不是日。”
七律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毛澤東同志這首詞最早發表在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詩詞》。
【注釋】
鐘山:莽莽南京中山門外紫金山。
虎踞龍盤:《三國志》諸葛亮與孫權論金陵說,“鐘阜龍蟠,石城虎踞。”
慨而慷: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追窮寇:《孫子兵法?軍爭篇》有“圍師必闕(網開一面之意),窮寇勿迫”。
霸王:指西楚霸王項羽。鴻門宴上,他聽了項伯的話,“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沒有殺劉邦。后來劉邦項羽血戰連年,終于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雙方士兵為和平連呼萬歲。項羽守約退兵,劉邦卻立即背信棄義地圍攻項羽于垓下,他的部下更把楚霸王分尸為五。事跡見《史記?項羽本紀》。
天若有情天亦老:這是李賀的詩句,見《采桑子?重陽》注釋。
滄桑:滄海桑田的略語。葛洪《神仙傳?麻姑》里 高三,麻姑對王方平說,“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題解】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國民黨拒絕在和平協定上簽字。當夜,解放軍在東起江蘇江陰,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長江上,分三路強行渡江。二十三日晚,東路陳毅的第三野戰軍占領南京。
沁園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 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語文:沁園春長沙課文賞析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