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琵琶行》知識歸納

2016-12-23 02:56:09 來源:查字典語文網(wǎng)

   1、敘事詩:

  敘事詩是通過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塑造人物形象進(jìn)行抒情的詩歌。它融虛實與抒情為一體,詩人的思想感情不是直接抒發(fā),而是通過具體事件、任務(wù)、環(huán)境的描述,融化在其中得以抒發(fā)的。敘事詩的詩人應(yīng)具有對生活高度概括的能力,以簡潔、精煉的手法顯示生活的本質(zhì),具有典型性。敘事詩可分史詩、故事詩、寓言詩、英雄頌歌、詩劇等。

  2、新樂府:

  樂府詩類名。始創(chuàng)于初唐。初唐詩人寫樂府詩,除沿用漢魏六朝樂府舊題外,已有少數(shù)詩人如長孫無忌、劉希夷等,另立新題,雖辭為樂府,已不被于聲律,故稱新樂府。此類作品至李白、杜甫而大有發(fā)展。杜甫所作如《兵車行》、《麗人行》等,用樂府詩體制描寫時事,做到“即事名篇,無復(fù)依傍”。后來,白居易、元稹等發(fā)揚(yáng)了這種寫作方法,同時確定了新樂府的名稱。白居易所作五十首,頗多反映社會矛盾之作。在當(dāng)時較有現(xiàn)實意義。其形式采用樂府歌行體,多以三、七言錯雜運。

  3、序:

  放在著作正文之前,說明寫作宗旨、經(jīng)過、內(nèi)容、體例或?qū)χ靼l(fā)表評論的文字。又稱“緒”、“前言”。序一般由作者自己寫,也有請別人寫的。序要求言簡意賅,講真話,避免應(yīng)酬客套之語。

  4、歌行體:

  詩體名。是在漢魏六朝樂府詩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體詩,正式形成于唐代。這類詩歌的基本特點是:篇幅一般較大,內(nèi)容較為充實,保留了漢魏樂府詩的敘事特點,用韻自由、音節(jié)、格律不限、平仄不拘;句式靈活,富于變化,一般以七言為主、雜以三、五、九言。人們稱這種從古詩演化出來的,以長歌浩嘆為主要牲征的詩叫做歌行體。標(biāo)志著這種詩體正式確立的代表作是駱賓王的《帝京篇》、盧照鄰的《長安古意》、劉希夷的《代悲手白頭吟》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等。

  (責(zé)任編輯:楊旭杰)

分享“高二語文:《琵琶行》知識歸納”到:

58.4K

網(wǎng)站地圖

關(guān)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精品视频 | 精品99精品在线观看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原创在线观看蜜 | 日本美女一级视频 | 日本一本久道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