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易混知識點總結

2016-12-28 20:51:20 來源:精品學習網

   成績的提高是同學們提高總體學習成績的重要途徑,大家一定要在平時中不斷積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地理人文地理易混知識點,希望同學們不斷取得進步!

  1、自給農業與商品農業是相對而言的,判斷時要注意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密集農業與商品農業之間聯系密切,資金密集型農業和技術密集型農業一般屬于商品農業,但勞動密集型農業大部分屬于自給農業。

  2、人類對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的前提是不違反自然規律。溫室大棚農業一般出現在緯度較高地區和冬季;熱帶地區一般不會發展溫室大棚農業,因為熱量非常豐富。

  3、修建梯田是有前提的,一般適合在坡度比較小的地區,所以并不是所有山區都可以通過修建梯田來改造自然條件。

  4、季風水田農業屬于自給農業,商品率低,機械化水平低,但并不是所有屬于季風水田農業地域類型的亞洲國家商品率都低,機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國的商品率就較高,日本的小型機械化程度也非常高。因此,分析問題時要根據具體信息進行,防止脫離材料盲目歸類。

  5、水稻種植業分布地區需要雨熱同期的氣候條件,但并不是絕對的。如果某地降水稀少,但地表水資源豐富,能夠發展灌溉農業,則它可以發展水稻種植業,如我國河西走廊。

  6、混合農業是按生產對象劃分的。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雖然與澳大利亞和西歐混合農業相差甚遠,但仍然屬于混合農業。

  7、工業生產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小,并不是不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如采礦工業受自然(資源)條件影響較大。

  8、不同指向型工業的區位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能獲得經濟利益,市場指向型工業也可以靠近原料地,如高檔家具廠;原料指向型工業也可以靠近市場。所以分析工業區位時要用發展的觀點。

  9、勞動力素質并不專指勞動者的文化程度,也包括勞動者的經驗和熟練程度。

  10、注意區分電子工業和電子裝配工業,前者是技術指向型工業,后者是勞動力指向型工業。

  11、新興工業可分為勞動力密集型(意大利的東北部及中部地區)和技術密集型(美國“硅谷”),并非特指技術密集型工業。

  12、傳統工業和高技術工業對交通條件要求都較高,但前者側重于運量大的水運、鐵路運輸等方式,后者側重于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運輸等方式。

  13、平原是城市發育最理想的環境,但并不是所有平原上都分布有密集的城市,如亞馬孫平原。

  14、河流交匯處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發展,但在山高谷深的山區,河流交匯處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發展。

  15、交通運輸條件對城市的影響是動態的,某一時期主導交通運輸方式的繁榮往往會促進城市的發展,反之會阻礙城市的發展。揚州的興衰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16、注意城市化水平高低與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的區別: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百分數反映,百分比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指某一時間段城市化水平變化的大小,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發展中國家雖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發達國家。

  17、對城市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農村人口向城市地區集聚,還應該認識到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也是城市化。

  18、逆城市化不是城市衰敗,而是城市擴展的一種新形式,多出現于發達國家的大城市。

  19、城市問題并不是每個城市都存在的,而是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的,也不是必然會出現的。

  20、注意區別城市地域形態與城市基本形態:前者主要指城市的外部形態——集中式、組團式、條帶式或放射狀;后者既包括外部形態,也包括內部形態——集中緊湊式和分散疏松式兩種。

  21、注意區別城市功能區(商業區、住宅區和工業區)與城市土地利用(商業用地、住宅用地和工業用地),要根據題目的指向有針對性地回答。

  22、高級住宅區并不是分布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而是分布在與低級住宅區背向、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的城市外緣。

  23、根據市場最優的原則,商業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地區,但并非城市中心地區都是商業區。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區。

  24、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不僅要考慮時間、運量或者運價,同時還要考慮是否具備相關的運輸條件——河流、鐵路、公路等。

  25、注意交通運輸方式(鐵路、公路、航空、水運和管道)與交通運輸工具(火車、汽車、飛機、船舶和管道)的區別,要根據題目的要求回答,不能混用,其中管道既是運輸線路,又是運輸工具。

  26、水運包括河運和海運,雖然河運的地位在不斷下降,但海運的地位依然非常穩定。因此不能籠統地講水運地位在逐漸下降。

  27、在分析交通運輸線的區位因素時。科學技術往往作為一個獨立于社會經濟條件之外的區位因素。

  28、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呈“之”字形彎曲的山區公路主要分布在山高坡陡的地區。一般的山區多通過開鑿隧道的方式修筑公路。

  29、城市道路網的判斷一般根據該城市所在國家進行;歐洲的城市一般為環形放射式,我國的城市多為方格——環形——放射式。

  30、發達國家出口的產品并非全部是工業產品,還包括小麥、羊毛、牛肉等少數農畜產品。此外,發達國家還常出口資本和技術。

  31、注意區分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和噪聲污染)和生態破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兩種環境問題的表現,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屬于生態破壞。

  32、環境問題因人類活動而產生,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類活動都會產生環境問題。只有當人類活動對環境的破壞超過了環境的承載能力和自我調控能力時才會產生環境問題。

  33、追求經濟增長與環境問題的產生之間存在一定聯系,但并非存在必然聯系。如果人類在追求經濟增長時,注重環境保護,則一般不會產生環境問題。

  34、經濟發展可能產生環境問題,但不能為了保護環境而不發展經濟。因為環境問題是在經濟發展中產生的,需要通過發展經濟來解決。

  35、注意區分環境問題和自然災害兩個概念:前者是因人類活動產生的,如水土流失、全球氣候變暖;后者是自然現象,如臺風、地震、海嘯等,但人類活動可以加劇自然災害的破壞程度和發生頻率。

  36、理解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時,要抓住其中的關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的利益。

  37、理解可持續發展的三個原則時,重點理解公平性原則,不要把公平性原則與共同性原則混為一談,前者強調全球不同地區之間的公平,而后者強調全球這個整體。

  38、清潔生產并不是完全沒有污染,而是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直至達到“零”排放。

  39、生態農業是環境、社會、經濟效益的綜合體現,只注重其中某一項利益的農業不是生態農業。

  40、人口自然增長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總數增加),也可能為零(表示人口總數不變),甚至可能為負值(表示人口總數減少)。

  41、一個地區人口總數的最大值出現的時間應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由正值變為零的時期,因此人口增長速度降低并不等于人口總數的減少。目前,我國人口增長速度有所減慢,但人口增長數仍然很大。

  42、注意生育率和出生率的聯系與區別:生育率是一定時期內出生人數與育齡婦女(15歲~49歲)人數之比。生育率是出生率的基礎,一般情況下,生育率水平高,出生率水平也高。

  43、對人口再生產類型的判斷應該分析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的特點,但并沒有具體的數值標準。

  44、除人口自然增長外,人口的數量變化還包括人口的機械增長(即人口的遷入和遷出)。

  45、注意環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前者是指一個地區在相對穩定條件下資源環境所承載或容納的最大的人口數量和經濟規模,強調自然環境承載能力,后者強調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人口合理容量低于環境人口容量。

  46、人口遷移和人口流動的區別:人口遷移不僅強調空間遷移,而且強調時間限制,而人口流動主要強調人口的空間運移動。人口遷移無論對遷出地還是遷入地都會產生影響,既有有利影響,也有不利影響。

  47、判斷人口遷移的三個重要標準:跨越行政區域界線的空間位移、居住地變更和時間限度(一般指一年以上)。

  48、在對人口統計圖判讀時,要注意縱橫坐標上的數值,不要采取粗略計算的方法。特別是等邊三角形統計圖的判讀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否則會得出完全錯誤的判讀數據。

  49、人口老齡化是指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0%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7%。人口老齡化問題是發達國家面臨的主要問題,也是我國目前及將來面臨的重大人口問題。

  育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17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易混知識點總結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考生們學習進步。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17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易混知識點總結”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字幕天堂资源网最新版 |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 | 夜色福利院在线看 | 亚洲最新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合成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