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知識點2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一歷史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建立中央官職——三公九卿制
除皇帝制度外秦始皇還建立了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比較完備的官制。
在中央設置了三公九卿。“三公”是指什么?“九卿”是指什么?各自的地位和職能是什么?對于加強中央集權有何作用?
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太尉虛設)
太尉主管軍事,大概相當于中央軍委,但是在秦朝太尉一般不設,是個虛銜。丞相,相當于國務院,主管行政,總領百官,國家大事基本上都歸丞相處理。御史大夫相當于副丞相管監察,同時負責監察百官,還要掌管百官的奏章,相當于今天的副總理兼反貪局兼檢察院兼人民來訪辦公室主任,就類似這么一個職務。這三位稱為三公。三公相當于中央一級的大官。
三公之下是諸卿,相當于各部部長。諸卿在史書上叫九卿,但是一般可能不止九個。其中比較常見的比如奉常,宗正,郎中令,衛尉,太仆,廷尉,典客,少府,治粟內史,將作少府。
秦朝在中央設置了三公九卿,三公相互牽制,任何人都無法獨攬大權,最終軍政大權完全操縱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證專制皇權不致旁落。九卿則充分體現出“家天下”的特點。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一歷史: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知識點2”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