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拓展知識王朝名稱的由來2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一歷史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那么國號由什么決定呢?一般來說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于創建者原始所或政權統治的區域;源于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中國歷史上具體的國號及其由來:
7/蜀:
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其政權幫稱“蜀”。歷史上也稱“蜀漢”。漢指東漢的繼續。
8/吳:
孫權活動于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9/晉:
司馬昭逼魏帝卦他為“晉公”,滅蜀后進爵為晉王。后來他的兒子司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
10/隋:
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后襲用此卦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
11/唐:
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卦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后,李淵稱“唐王”,后廢楊侑建唐朝。
12/遼:
遼原稱“契丹”,改“遼”是因居于遼河上游之故。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一歷史:拓展知識王朝名稱的由來2”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