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語:初升高的銜接需重視
經常有同學說:“我們上初中的時候,老師說某知識點要上了高中才講,而上了高中后老師說這個知識點我們初中時就該掌握了……”以此可見初高中的知識銜接是存在斷層的。很多人選擇小升初輔導而忽略初升高銜接,小編提示其實從初中到高中才是質的飛躍,雖都屬于中學階段,但在國內,這是從義務制教育走向非義務制教育的一個跨步。
小學階段培養學習興趣,初中階段我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這兩個階段中,老師們和家長們都在或輔導或監督同學們的學習,而上了高中,如果沒有打好前面兩個階段的基礎是無法適應學習進度以及學習難度的,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有很多同學在小初階段時成績還算優秀,而一到高中之后成績瞬間下滑的根源所在。除此之外,由于義務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融合,初中課本上的難度相對較低,尤其是英語,很多同學還是在吃老本,難免有一天“坐吃山空”而家長們普遍也認為除了單詞多了些,題型上好像沒什么太大的變化,這種想法是成績下滑的萌 芽,來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只有一個——學會“自學“。同時,同學們在上高中后也要做出相應的轉變,這轉變上有二,一為學習心態,二為學習方法。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一輩子堅持自學的人就是一輩子自強不息的人。”英語學會自學是學生要轉變的心態,而就方法來言要學會在預習中復習,在復習中總結歸納,在總結歸納中查漏補缺。李太傅建議同學們在預習英語時,要學會運用教師備課的方法,因為教師備課就是在預習上課,也就是說同學們不要一味地去查閱不會的單詞并標注中文意思,而是去挑出一個單元中的重點和難點,重點顧名思義就是這個單元同學們必須掌握的知識點,而難點則是比較難以理解的或者是自己忘掉的學過的知識,因此難點是因人而異的,有時重點和難點會重合,有時則不會,同學們在這個過程中要嚴格按照以下步驟:
1.看單元題目:大概推斷一下本課主要講的內容是什么;這樣做是為了訓練同學們根據英文句子推斷主旨大意的能力
2.掃課文結構:提筆劃出課文中出現的“不會的”單詞和句型,“不會的”包括沒學過的和學過忘了的以及模棱兩可的單詞;這樣做是為了印證第一步自己的推理是否正確,以校正自己的主觀推斷方向
3.讀文章內容:在閱讀每一句時都要分析句子類型和句子成分,并聯系上下文推理第二步中劃出來的那些“不會的”,若實在推理不出來文意,收集整理后再去查閱資料或者到學校后問老師;這樣做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加快同學們的英文閱讀速度,增強英語閱讀推理能力,從而提升閱讀成績。所謂在閱讀中學單詞就是這么個道理。
通過以上三步總結出來的知識點是最為高效的,也是最具有針對性的,其實本文所說的“自學”并不是指脫離課堂的自我學習,而是通過預習的方法,來學會總結歸納課本的重點難點,并在上課時“帶著問題”去聽課,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升高是一個漫長的適應期,剛踏入高中大門的同學們不可操之過急,越早學會“自學”就能越快的幫助同學們過渡到高中階段。最后引用一句西方諺語“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道酬勤。
(責任編輯:張新革)
分享“高一英語:初升高的銜接需重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