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學習預習方法(2)
4、做筆記。在前面閱讀、查閱、思考的三個環節中做好筆記。古人有“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說法,強調的就是動筆對讀書的重要性。而實踐證明,做筆記對語文預習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當然,做預習筆記的形式有多種,可在書上做標記、眉批、尾批等,也可準備一本預習筆記本。那么怎么做預習筆記呢?比如預習《社戲》一文,看預習提示及注釋時,可把與作者相關的內容按名(作家姓名),時(出生時間),地(出生地點),評(對作家的評價),作(選自哪部作品)歸納出來。
名:魯迅,原名周樹人
時:生于1881年
地:浙江紹興市
評: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魯迅全集》
還可以在本子上設新詞欄,重難點等等,為上課做好充分的準備。
當學生做到了這幾點,聽課的時候,也就會比較容易地隨著老師的串講,理清楚老師講課的思路,體會到作者作文的思想感情,并且從中發現自己預習時存在的問題,哪些解決了,哪些還不明白,通過聽課、提問,求得及時解決。
預習過程中我們應注意到一些問題。在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存在著五個重要的環節,即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和應試。五個環節之間既是相對獨立,又是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所以對預習和復習要有個合理的安排,同學們不能一味預習只求往前趕而忽視了了對前面所學過的知識的復習,因此,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應科學地安排好預習時間的長短。再者,預習時切忌先入為主,鉆牛角尖,偏執地堅持自己預習時的錯誤理解,而聽不進老師的講解,甚至對老師講課的精華聽而不聞,這樣就失去了預習的意義。
總的來說,學生要培養和鍛煉自己的自學能力,就得掌握自學的方法,特別是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能力要提高就是要在預習的過程中思考,在思考的基礎上聽講,如能做到這一點,那么不僅能提高聽課效率,更能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對智力的開發是十分有益的。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語文:學習預習方法(2)”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