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基礎知識之文學常識
文學常識
1、 詞,又稱長短句。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樂的;后與音樂分離,成為詩的一種,也稱為“詩余”。詞有詞牌,又稱,又稱詞調(如“沁園春”、“蝶戀花”“水調歌頭”等)。詞牌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牌不同,詞的句數、字數、聲律等都有不同規定。根椐字數多少分為:小令(58字)、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
2、 現代詩歌指反映現代生活內容的詩歌,有的采用古典詩詞的形式,如《沁園春·長沙》。
3、 徐志摩,我國現代著名愛國詩人、散文家,“新月社”的發起人和主將,主要作品有詩集《志摩詩集》《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代表詩作有《再別康橋》《雪花的快樂》《這是一個懦怯的世界》等。他的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追求藝術形式的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隊詩人。
4、 聞一多,現代著名愛國詩人、民主戰士,著有詩集《紅燭》《死水》。詩文名篇有《死水》《洗衣歌》《七子之歌》等。致力于研究新詩格律化的理論,要求新詩具有“音樂美(音節),繪畫美(詞藻)建筑美(句式勻稱)”。
5、 穆旦,原名查良錚,寫詩并從事翻譯。著有詩集《探險隊》《穆旦詩集》等。
6、 鄭愁予,臺灣詩人。代表作品有《夢土上》《衣缽》《窗外的女奴》《燕人行》《蒔華剎那》《錯誤》等。
7、 舒婷,原名龔佩珍,褔建人,朦朧派的代表詩人之一。其主要作品有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舒婷顧城抒情詩選》。
8、 海子,原名查海生。其作品有長詩《土地》,短詩選集《海子,駱一禾作品集》。
9、 普希金(1799—1837),杰出的俄羅斯民族詩人,19世紀俄國積極浪漫主義文學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富有人民性,被稱為“俄羅斯生活的百科全書”。他一生寫了800多首抒情詩,包括著名的《自由頌》《致恰達耶夫》《致大海》《致詩人》等;敘事詩《茨岡》《青銅騎士》;長篇小說有《上尉的女兒》;短篇小說集《別爾金小說集》和代表作長篇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普希金是“俄國文學的始祖”。
10、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美國詩壇的一顆巨星,世界抒情短詩的大師之一。她的詩大都短小,抒發了她對人生、愛情、藝術、死亡等方面的見解,寄托了她個人的情感。《籬笆那邊》就是代表作之一。
11、 裴多菲(1823—1972),匈牙利詩人、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家。他一生寫了800多首抒情詩,8部長篇敘事詩,被譽為匈牙利“抒情之王”。主要作品有長詩《農村大錘》和《勇敢的約翰》等。
12、 朱自清(1898—1948),現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研究會”成員。著有文集《蹤跡》《背影》等。他的優秀散文有《春》《背影》《綠》等。
13、 史鐵生,當代作家,著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散文集《我與地壇》《自言自語》等。
14、 川康成(1899—1972),日本小說家、散文家。小說《伊豆的舞女》(1925)奠定了其在日本文壇的地位。因代表作《雪國》(1937)、《千只鶴》(1951)、《古都》(1957)等獲得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
15、 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領袖。他積極參加并領導美國黑人爭取平等的斗爭,1964年獲諾貝爾和平獎。1968年3月被殺身亡。著有《闊步走向自由》等著作。
16、 汪曾祺(1920—1977),當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說《受戒》《大淖記事》等。
17、 羅曼·羅蘭(1866—1944),法國作家,代表作有《約翰·克里斯朵夫》《貝多芬傳》。獲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
(責任編輯:張新革)
分享“高一語文基礎知識之文學常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