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文科技學院人文教育專業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的省屬公辦普通本科學院,學院位于湘中新城婁底,校園占地面積1050畝,校舍建筑面積35余萬平方米。辦學條件優良,有藏書70余萬冊,中外期刊1300多種,10多萬種電子圖書和6個專輯學術期刊數據庫,教學設備4500余萬元。學科門類較齊全,學院設16個教學系(部)37個專業,其中本科專業26個,涵蓋文、理、工、教、經、管、法、農等八大學科門類,其中省級重點專業2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2個,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優秀實習基地3個,湖南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我院學報被評為全國高校百強學報和中國人文核心期刊。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950余人,教授、副教授260余人,博士、碩士280余人,外籍教師5人,兼職教授50多人。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人文教育專業
一、培養目標人文教育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文、史、哲等人文學科的專業基礎理論和相關知識,能勝任基礎教育、中等教育的人文學科綜合課程及相關分科課程教育教學的新型文科師資,同時也能在國家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秘、管理和科研等工作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二、培養規格與培養要求該專業主要融合人文科學的多學科基礎,具有人文學科的專業理論基礎和相關知識,走“文、史、哲”大綜合的人才培養之路:
1、立足“人文綜合性”,整合人文多學科課程體系,拓寬專業口徑,打通學科壁壘;優化學科課程結構,擴充專業方向選擇空間。
2、突出“符號工具性”,夯實語言文字基礎,兼容文學藝術審美修養;以人為本,弘揚人文精神,培育科學理性。
3、強調“創新應用性”,拓展創新視野,發展創新能力;關注人才培養的終身發展需要,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與社會適應力。能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研究多科領域的實際問題,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較強的口頭表達及文字處理能力、良好的實際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既能勝任基礎及中等教育人文學科綜合課程及相關專業課程的教學,又能在科研單位、政府部門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科研、文秘與管理等工作。
人文教育專業是一個涉及文、史、哲等學科的綜合性很強的專業,要求學生掌握人文社會學科的多方面知識,培養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
1.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正確的法制觀念,良好的道德品質、審美能力和職業道德。
2.具有較厚實的文、史、哲、法等人文社會學科基礎知識,具有扎實的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管理學等專業方向的理論知識,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
3.具有宏遠的人文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較高的文化修養。
4.了解人文社會學科的發展動態,并能通過學習,不斷吸收本專業和相關專業的新的研究成果,根據社會和教育發展的需要,拓寬專業知識,培養實踐活動能力和創新精神。
5.熟悉教育法規,具有現代教育理念,掌握合理的課堂教學方法,能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6.了解所選專業的方向及相關專業的各學科學術發展的歷史與動態,學習傳統文化;具有現代科學技術素養,掌握資料收集、文獻查閱、社會調查、論文寫作等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逐步學會在文理滲透、學科交叉的學科背景下,開辟新的研究領域。
7.能熟練運用古代漢語;基本掌握一門外國語言(英語),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水平二級考試。8.具有健康的體魄、頑強的意志品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三、修業年限與授予學位修業年限:四年授予學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與《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規定者,授予教育學士學位(歷史教育方向、語文教育方向或哲學教育方向)。
四、主干學科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教育學五、主要課程和特色課程主要課程:人文科學概論、中國文學、外國文學、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文學理論、美學、現代寫作、語文教學論;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史學概論、人文地理;中國思想文化史、西方哲學概論、倫理學、文化學、邏輯學;法學概論、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德育原理、書法鑒賞與訓練、普通話訓練等。特色課程:湖湘文化研究、曾國藩思想研究、梅山文化研究、國學經典選讀、中國社會生活史。六、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專業見習、教育調查、社會調查、專業實習、社會實踐以及學院有特色的教育實踐活動。
(責任編輯:王朝輝)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