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冊《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知識點

2017-01-02 21:20:33 來源:精品學習網

   一、人地關系的歷史回顧

  1、人地關系的歷史回顧

  2、不同歷史時期,人地關系思想的發展與環境問題

  3、示意圖法記憶人地關系思想和環境問題的歷史演化

  二、直面環境問題

  1、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人類是環境的組成部分,要占據一定的環境空間,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的廢棄物要排放到環境中。人類與環境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圖文分析如下:

  (1)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包括兩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規律,合理利用資源,使環境得到保護和改善;二是不合理地利用資源,使環境質量下降、惡化。

  (2)環境對人類影響的反饋作用有兩種:一種是良性的,將使人類獲得可持續發展;一種是惡性的,會產生影響人類生產、生活,甚至危及人類生存的環境問題。

  2、幾個重要概念

  (1)環境問題——在人類過度開發利用資源和環境的情況下發生的環境破壞或環境退化,從而危害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存與發展的所有問題。

  (2)生態破壞——由于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導致環境退化,從而影響人類生產和生活。

  (3)環境污染——由于人類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產生有害物質,引起環境質量下降,危害人類健康,影響生物正常生存和發展。

  (4)環境自凈能力——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廢棄物具有容納和清除的能力。

  (5)環境質量——評定環境的總體或環境的某些要素,是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會經濟發展適宜程度的一種概念。包括環境綜合質量和各種環境要素的質量。

  3、環境問題的分布特征

  環境問題目前已經成為全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已經危及到人類的生存;局域性的環境問題已經演變成社會公害,制約經濟發展和危害人體健康。

  不同區域所面臨的環境問題不同,具體表現如下表:

  (1)城市地區和鄉村地區環境問題的差異

  (2)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環境問題的差異

  4、環境問題的主要表現

  知識擴展閱讀:

  如何區分環境問題中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環境污染是指由于人類任意排放廢棄物和有害物質,導致環境質量下降。生態破壞是指由于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導致環境退化,從而影響人類生產和生活。資源短缺是指資源數量不能滿足人類的需求。環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態破壞和資源短缺;生態破壞往往引起資源短缺,資源短缺也會引起生態破壞。

  分析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從產生的機理來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

  三、走向人地協調——可持續發展

  1、環境承載力

  環境承載力指在某一時期,某地區的環境條件所能承受的人類活動作用的閾值(或對人類活動支持能力的閾值)。其大小可用環境為人類活動提供的物質、能量的限度方面加以衡量。

  用公式表示:人類經濟活動(載荷限量/環境承載力)

  此值〉1,人類對環境的索取大于環境對經濟活動的支持,環境已嚴重超載。

  此值=1,表明環境基本處于滿負荷狀態。

  此值〈1,表示未滿負荷,允許進一步發展。

  2、環境問題的實質

  環境問題是伴隨著人口問題、資源問題和發展問題出現的,這四者之間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從總體上講,環境問題的實質就是發展問題,它是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必須在發展的過程中解決。發展的問題處理好了,環境的問題才能得以解決,發展問題處理不好,環境問題就永遠得不到解決,反而愈演愈烈,當然, 環境問題的產生與發展有一個歷史階段,不可能在短期內消失。

  3、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原則

  (1)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它是一個綜合概念,其內涵包括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持續發展三個方面,具體內容如下圖:

  (2)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4、可持續發展觀與傳統發展觀的比較

  知識擴展閱讀

  怎樣區分可持續發展的三個原則:

  公平性、持續性和共同性都是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但它們的著眼點和強調的重點不同,學習時注意每個原則的本質內容。

  (1)公平性原則:公平性原則的核心內容有:①“共享資源和環境”,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剖析,包括同代的人——人之間、當代人——后代人(代際) 之間、人——生物群落之間、地區——地區之間、部門——部門之間、國家——國家之間,其中任何一方對資源和環境的利用都不能處于絕對支配地位;②財富的分配也要公平合理。

  (2)持續性原則:持續性原則指的是:①資源和環境的永續利用,離開資源的永續利用,可持續發展便無從談起;②資源持續利用的前提是必須保持在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之內。

  (3)共同性原則:其核心內容為:①解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要實現全球的整體協調,進行國際合作;②尊重各國的主權和利益,制定各國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標和政策。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地理:下冊《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知識點”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理论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 日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 | 天堂精品一区在线 | 亚洲日本熟女视频 | 一级一区二区在免费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