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二上冊資源的跨區域調配知識點整理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地理知識的積累,逐步形成一門研究自然界和人與自然界關系的科學。育路小編準備了地理高二上冊資源的跨區域調配知識點,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學習重點:
實施西氣東輸的原因
西氣東輸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及實施資源跨區域調配的重要意義。
課前復習:
1、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增長的原因
2、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的階段及特點?
3:珠江三角洲工業化發展的問題及對策?
4: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相比,各有什么優勢?
帶問題預習新課:
1、閱讀課本P82第一自然段,思考我國進行跨區域調配的原因?跨區域進行資源調配的工程主要有哪些?
2、閱讀課本P82 圖5.1,牢記西氣東輸工程的路線,起迄點,全長。思考:如何識記西氣東輸所經過的省份?
3、實施西氣東輸的原因?
4、西氣東輸的意義?
5、西氣東輸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課堂學習:
知識點一:
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必要性?
①自然資源區域分布很不均勻②自然資源在區域之間一般不具有流動性③區域間發展水平不平衡④各區域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與該區域所賦存的自然資源不匹配
知識點二:西氣東輸工程簡介
西氣東輸工程包括三部分:天然氣開發建設、輸氣管道建設和用戶管網建設。分兩條中路線:①一線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東至上海。主青干管道全長4200千米。②二線西起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南至廣州,全長4900多千米。
特別提醒:①自然資源是指人類可以直接從自然界獲得,并用于生產和生活的物質與能量,它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②自然資源依據其性質可分為:可再生自然資源,如生物資源 、土地資源、水資源和氣候資源等;;非可再生自然資源,如礦產資源等。③自然資源的可再生性是相對的。如果利用不合理、保護不當,可再生自然資源也會轉化為非可再生資源。④天然氣是一種清潔的礦物能源,并不是說使用天然氣不會產生大氣污染,只是較煤炭和石油的污染物少,同時它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能源,同樣需要節約利用。
知識點三:實施西氣東輸的原因
⑴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的地區差異大。東部沿海地區:需求量大,能源相對貧乏,供不應求;;中西部內陸:資源豐富,需求量小,供大于求。⑵調整能源消費結構:長期以來,我國以煤炭作為最主要的能源,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及交通問題,所以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提高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比重,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同步發展。⑶油氣資源開發的戰略重點在西部:我國東北、華北地區的大部分油氣田,陸續進入了產量全面遞減階段,增產難度大,導致東部地區油氣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西部地區豐富的油氣資源尚未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今后獎成為我國油氣工業新時期戰略接替區。 知識點五:影響:
⑴總體影響:有利于調配能源資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狀況,優化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改善沿線主要城市的大氣質量,促進區域的協調發展;為沿途各省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契機,激活沿途省區鋼鐵、建筑、建材、運輸、商業、水泥、土建安裝和機械電子等產業的發展潛力。
總結歸納: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問題的分析思路:
⑴跨區域調配資源原因的分析思路:該原因必然是資源分布與消耗區的差異,即明確該資源分布規律及分布較多的地區;同時明確該資源緊缺區的緊缺原因,包括為何分布較少,為何需求量大,包括利用過程中的問題等。⑵解決該資源短缺途徑的分析思路:包括提高利用率,節約資源;尋找替代品和跨區域調配資源等。⑶跨區域資源調配線路選擇的分析思路:要保證穩定、安全的資源供應;要考慮
線路的造價,要考慮沿線地形、河流等自然條件和城市分布等社會經濟條件;要盡量避免造成嚴重的生態問題。⑷跨區域調配工程的評價思路:這一問題,需人兩個角度即輸出地和輸入地兩個方面來說明,對輸出地側重說明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并進一步促進城市化發展和經濟發展,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對輸入地則突出說明解決了資源短缺問題,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促進該區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地理高二上冊資源的跨區域調配知識點,希望大家喜歡。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地理高二上冊資源的跨區域調配知識點整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