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知識點整理必修3
4.2、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
4.2.1、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1)關鍵: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關鍵在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
(2)推動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的原因和要求:
原因:1)在意識形態領域,多種文化并存是客觀事實。但是,任何社會、任何國家都不會對文化發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態度。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文化更加繁榮,同時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
2)面對文化發展的這一階段性特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要求: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4)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意義:
1)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5)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
4.2.2、說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
(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就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它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二是思想道德建設。)
(1)必須大力發展教育事業:1)原因: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必須優先發展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2)如何發展教育事業: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必須大力發展科學事業:
1)要充分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大力加強科學基礎設施建設;
2)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
3)堅持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并重,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鼓勵創新、反對迷信和偽科學的良好氛圍。
(3)必須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1)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文化創新,營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環境。
2)要堅持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加大投入力度,加強社區和鄉村文化設施建設
3)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
4.2.3、了解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多種形式,積極參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1)和諧文化的地位: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建設和諧文化,要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完善社會志愿服務體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互愛互助、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
(2)多種形式: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億萬人民參加文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人民群眾在這一活動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形式。例如,以“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的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活動,各級黨政機關開展的創先爭優、依法行政、公正執法、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以及社會各界組織的“希望工程”、“送溫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計劃”、“扶殘助殘”公益活動等。
(3)投身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為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作貢獻,充當新時期中國先進文化的傳播者,是當代中國青年成長、成才的必然選擇。
(重點把握: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政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知識點整理必修3”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