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政治】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

2017-01-04 13:28:51 來源:精品學習網

  哲學一直都是高考政治考察的重點,2017高考政治也不例外,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大家都了解了嗎?不了解的考生趕緊來看看吧!

  一、原因與結果

  1、含義

  原因與結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繼、彼此制約的關系范疇。引起某種現象的現象叫原因,而被某種現象所引起的現象叫結果。

  2、事例

  例如:風吹草動;熟能生巧;春天到了,冰河解凍,柳樹抽芽。

  二、內容與形式

  1、含義

  內容與形式是揭示事物內在要素同這些要素的結構和表現方式的關系范疇。內容是構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總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礎。形式是內容諸要素相互結合的結構和表現方式。

  2、事例

  對于人而言:人的骨骼、肌肉、血液等都是內容;人的體型、外貌、衣著等都是形式。

  三、現象與本質

  1、含義

  現象與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部表現和內部聯系相互關系的范疇。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征,人民可通過感官感知。本質則是事物的內在聯系和根本性質,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維才能把握。

  2、事例

  閃電是一種現象,其本質卻是云層中的正電和負電相遇而發生猛烈放電的過程;

  太陽東升西落是現象,其本質是引力的相互作用。

  四、偶然性與必然性

  1、含義

  偶然性和必然性是揭示客觀事物發生、發展和滅亡的不同趨勢的范疇。必然性是指事物聯系和發展過程中一定要發生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指事物聯系和發展過程中并非確定發生的,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

  2、事例

  每個歷史時代的任務,總是通過一定的代表人物來實現,這是必然的;至于這些人物是誰,又帶有偶然性;

  每個人出生就會死亡,這是必然的;但是何時、何地、何種方式死亡,又帶有偶然性。

  五、可能性與現實性

  1、含義

  可能性和現實性是揭示事物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相互關系的范疇。可能性是指事物發展過程中潛在的東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現實性是指已經產生出來的具有內在根據、合乎必然性的實際存在。

  2、事例

  有人買保險,交了一年保費,卻平安無事,他不應該后悔,而應該慶幸.因為保險就是為了那個誰也不愿意讓它成為現實的可能性而準備的;

  你拿了傘出門,卻一天沒有下雨。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的具體內容就是這些,詳細本文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掌握唯物辯證法的內容,預祝大家取得優異的成績。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2017高考政治】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对白 | 亚洲精品一级a级精精彩在线 |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日本韩国视频高清一道一区 | 伊伊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