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人口遷移與環境知識點總結

2017-01-06 14:30:39 來源:精品學習網

  地理學是關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現象的學問。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人口遷移與環境知識點,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問題。

  第一節 人口增長模式

  1人口增長快慢的 根本原因 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直接原因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長模式

  (1)工業革命以前 原始人口增長模式 特點 高高低 原始社會 傳統人口增長模式 特點 高高較低 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2)工業革命時特點 高低高(18世紀——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

  (20世紀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3)近現代 特點 三低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 (原因:現代科學知識的普及和醫療衛生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生育觀念及行為的變化)

  3人口零增長國家:意大利,匈牙利,俄羅斯,德國等

  人口負增長國家;英國,比利時,芬蘭等

  4促使中國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個:1 社會經濟因素 2制度因素 3計劃生育因素 P8

  5世界人口達到50億:1987 7 11 達到60億:1999 達到65億:2006 2 28

  年齡結構0——14歲65歲(中國60歲)以上

  年輕型大于等于40%小于4%

  成年型30%——40%

  老年型小于30%大于7%|60以上大于10%

  自然增長率小于等于1.0%為低增長,出生率小于等于1.5%為較低增長

  第二節 人口合理容量

  1世界人口的“J”形曲線增長被稱之為人口的指數增長。

  2自然資源(必須是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存在于自然界中可直接利用的資源)是人類生產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

  3自然資源的分類:

  一(1)礦產資源:它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是人類進行現代化生產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質基礎。

  (2)水資源:淡水儲量只占世界總水量的2.535左右,而可利用的淡水儲量只占淡水儲量的0.03%左右。

  (3)土地資源:1人均土地擁有量大幅下降,使土地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2人類對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面積正在顯著縮小。我國土地的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4)森林資源(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防風固沙的作用):森林的大面積毀壞導致水土流失加劇,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氣污染程度加深,氣候反常事件增多。

  二 無限性資源(一定時間內超越技術水平以上的)和有限性資源

  有限性資源又包括不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即可再生但需要一定的時間)若過度開發,可再生資源有可能變為不可再生資源。

  (注:科技開發水平決定開發資源的數量 文化消費水平決定消耗資源的數量)

  4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條件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能容納的最高人口數量。

  5人口合理容量則是指在有效和持續地利用資源,環境并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的情況下,一定地區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即最佳人口數量)

  注:重點閱讀P14頁,區分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及環境承載力的含義,了解三者的聯系即人口容量的三個特點(臨界性,相對性和警戒性)

  6人口容量(最高人口數量)的影響因素:(1)與自然資源儲量(首要因素)成正比

  (2)與科學技術水平成正比(3)與地區開放程度成正比(4)與人類的文化生活消費水平成反比

  7分析地區人口容量需要考慮的因素:

  (1)氣候的兩要素 氣溫影響農作物的熱量,降水影響其水分(2)地形(3)經濟,科技水平和開放程度(一般不提及文化消費水平)

  我國西部地區人口容量低的原因:(1)氣候干旱,水源缺乏且多高原山地地形,耕底面積小(2)深居內陸,對外開放程度低(3)經濟和科技水平低,人口受教育水平低,對人口容量有明顯的制約作用

  我國東部地區人口容量高的原因:(1)自然條件優越,農業資源狀況良好(2)科技水平高,經濟發達,人口受教育水平高(3)地區開放程度高

  我國南部地區人口容量高的原因:(1)氣候適宜,熱量降雨多,農作物成熟快(2)經濟科技水平高

  第三節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1)必須改變定居地(2)改變定居地須持取一段較長時間(3)必須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線

  2人口流動:短期離開定居地后又返回的現象(人口遷移是人口流動的一種形式)

  3分類(1)按人口遷移空間范圍的不同劃分:國際遷移和國內遷移(省際遷移和縣際遷移(2)按人口遷移方向的不同來劃分:農村到農村,農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農村

  4引起人口遷移的因素(推力/排斥力與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自然生態環境因素(氣候,土地,水源,地形,資源,植被,礦產等)1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的地域差異2環境惡化和自然災害的影響

  二經濟因素1地域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2經濟布局3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三政治因素1戰爭2政策(經濟政策,人口政策如接納移民)

  四社會文化因素 如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家庭和婚姻是影響青年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

  5我國當代人口遷移 20世紀80年代以前人口意愿性遷移較少 20世紀50——70年代的人口遷移均以行政調動為主 20世紀80年代以來自發性人口遷移較多

  (城鄉地區間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人口大量流動的根本原因)

  6人口遷移的影響P16

  7世界人口的遷出國與遷入國各有什么特征P21

  第四節 地域文化與人口

  1婚俗中包含著許多影響出生率的內容,如初婚年齡的大小、混贏得俄穩定程度2宗教對人口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鼓勵生育)

  3中國文化對人口發展的影響:一是從早婚早育(為了增加勞動力)到晚婚晚育二是從多子多育到少生優生三是從“學而優則仕”到“全民皆商”四是從安土重遷到四海為家。

  最后,希望育路小編整理的高二地理人口遷移與環境知識點對您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地理人口遷移與環境知識點總結”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夜鲁夜鲁夜鲁很鲁在线视频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 亚洲精选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精品99 | 日韩精品少妇视频网 | 亚洲欧美综合专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