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必修2近代中國經濟結構變動知識點

2017-01-06 23:02:18 來源:精品學習網

   (一)重點關注兩個知識點

  1、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1)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2)近代工業出現。在中國近代存在的近代工業:外國資本主義企業;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的出現;民族資本主義工業。

  2、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歷程和相關結論

  (二)要點分析

  1、產生背景:

  (1)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資本主義入侵是中國自然經濟解體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鴉片戰爭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把中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逐步解體。其次,國內市場的不斷擴大是自然經濟解體的前提條件。

    (2)近代工業出現。在中國近代存在的近代工業:外國資本主義企業;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的出現;民族資本主義工業。

  2、發展歷程

  (1)產生:鴉片戰爭后,中國的自然經濟逐步解體,在外國資本主義的刺激和洋務運動的誘導下,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于19世紀七十年代前后產生。

  (2)初步發展:甲午戰爭以后,列強對中國的資本輸出日益增大,客觀上進一步瓦解了自然經濟,刺激了民族資本的發展;清政府為了擴大稅源,解決財政危機,放寬了對民間辦廠的限制,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獲得初步發展。

  (3)進一步發展: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列強放松了對華經濟侵略,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出現了短暫的春天。

  (4)曲折發展:南京國民政府統一全國,推出一些有利于發展經濟的政策和措施,再加上民族資產階級的努力,國民政府統治前十年,民族工業出現較快發展;抗日戰爭期間,由于日本的經濟掠奪和國民政府即官僚資本的壓制,民族工業遭到沉重打擊。

  (5)日趨萎縮:解放戰爭期間,由于美國加緊對華經濟侵略,國民政府出賣國家利益,民族資本主義工業陷入絕境,紛紛倒閉。

  3、體現特征

  (1)企業的產生:道路獨特。不是由工場手工業到機器大生產,而是在列強入侵,加速了自然經濟解體的前提下,直接從外國輸入機器、技術創辦起來的。因此它不是在中國封建社會產生的資本主義萌芽基礎上逐步成長起來的。

  (2)產業結構:基本上是輕工業(如紡織業、面粉業等)。中國民族工業缺乏雄厚的經濟基礎,本身又不能生產機器,只能從投資少、周轉快和獲利多的輕工業開始。產業結構不合理,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

  (3)地區分布:地區分布極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大城市。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是,這些城市多為列強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的據點,自然經濟較早解體,同時這些地區便于利用外來技術,引進機器,利用廉價的勞動力。這種畸形布局,反映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性。

  (4)設備、技術和經營管理:設備基本靠進口,技術大多依賴于外國,經營管理落后。

  (5)企業產生全過程:它與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即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又深受其壓迫,因而發展緩慢。這決定了中國民族工業對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既有依賴又有矛盾的復雜關系。這正是民族資本主義最重要的特點。

  4、地位和作用

  (1)從經濟上看,民族資本主義是一種新的經濟因素,其產生和發展有利于中國的社會進步。

  (2)從政治上看,它導致資產階級的產生和力量壯大,為維新變法和民主革命提供了社會基礎,也促進了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到來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

  (3)從思想上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不斷沖擊和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為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社會條件。

  (4)從發展趨勢上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封建勢力和官僚資本主義,難以獨立發展。

  (三)復習思路

  1.從世界和中國近代經濟發展史的角度理解和統觀本專題,理解中國近代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西方侵略的必然因果關系。

  2.從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總結其發展特征并歸納其地位和作用,得出結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實業救國道路行不通。

  3.復習過程中運用數據分析、材料信息歸納等方法,培養學生能力。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歷史:必修2近代中國經濟結構變動知識點”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范冰冰 | 亚洲乱码成熟视频在线播放 |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 新91精品中综合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