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個人收入的分配練習題

2017-01-09 23:21:06 來源:精品學習網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一政治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個人收入的分配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72分)

  1.下列做法符合我國分配制度的有(  )

  ①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

  ②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

  ③憑借行業壟斷和某些特殊條件獲得個人額外收入

  ④規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兩極分化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

  解析:此題易誤選④,“規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兩極分化”的做法不是分配制度的體現,而是我們國家實現社會公平的體現。

  答案:D

  2.之所以要按生產要素分配,是因為(  )

  A.按勞分配有弊端

  B.各種生產要素均創造商品價 值

  C.市場經濟需要發揮各種生產要素的作用

  D.生產要素不僅作用于生產,也作用于流通

  解析:關于生產要素的重要性的說法只有C項是正確的,而現在之所以要按生產要素進行分配,并不是因為按勞分配有弊端,故其他三項都排除。

  答案:C

  3.2010年9月7日至9日,財政部代發2010年第七期和第八期地方政府債券,共計358億元。據悉,其中安徽兩期地方債共計89億元,票面年利率均在2%以上。居民購買地方債所得屬于按資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下列對這一分配方式認識正確的是(  )

  A.它是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徑

  B.它是個人消費品分配的主要方式

  C.它是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收入分配方式

  D.它是由生產資料公有制決定的分配方式

  答案:C

  4.60多年來,我國的分配制度經歷了從“單一的按勞分配方式→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多種分配方式為補充→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變遷。促成這一變 遷的根本原因是(  )

  A.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深化

  B.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不斷完善

  C.社會主義制度的改革和發展

  D.我國生產力的不斷發展

  解析:促成這一變遷的根本原因是我國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故D正確。

  答案:D

  5.下列屬于按勞分配的是(  )

  A.公有制經濟中勞動者的工資、獎金

  B.私營企業工人的工資

  C.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收入

  D.科技工作者科技入股取得的收入

  解析:按勞分配的范圍是公有制經濟,按勞分配的形式是工資、獎金和津貼,故選A。B項屬于 按生產要素分配中的按勞動要素分配,C項屬于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D項屬于按科技要素分配。

  答案:A

  6.如今,國內許多大企業紛紛效仿國際大企業,不惜重金引進高級管理人才,以迎接日益激烈的競爭。這些管理人員的收入屬于(  )

  A.按管理要素分配 B.按生產要素分配

  C.按技術要素分配 D.按勞分配

  解析: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憑借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根據題意,這些管理人員的收入屬于按管理要素分配所得。

  答案:A

  7.在收入分配問題上,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其統一性體現在(  )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基礎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證

  ③公平就是效率

  ④效率高一定會帶來社會的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效率和公平是一致的,但不是說兩者沒有區別,所以③錯誤。高效率并不意味著一定會有社會的公平。

  答案:A

  8.下列對收入分配公平理解正確的是(  )

  ①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

  ②要求社會成 員平均分配產品

  ③收入分配公平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

  ④收入分配公平有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解析:收入分配公平不等于平均主義,②說法錯誤,①③④符合題意,應選B。

  答案:B

  9.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是(  )

  ①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基礎

  ②講效率就要拉大差距

  ③公平是效率的保證

  ④公平和效率是對立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公平與效率關系的理解。②觀點錯誤;④只看到公平與效率的對立,忽視了二者的統一;①③符合題意,且觀點正確,故選C。

  答案:C

  10.某高校李教授以一項技術發明入股一家企業,從而擁有該企業10%的股份。年終李教授 從該企業獲得30萬元的收益。李教授的這筆收益屬于(  )

  A.按勞動要素分配 B.按資本要素分配

  C.按技術要素分配 D.按管理要素分配

  解析:本題考查對按生產要素分配的理解。獲取和解讀“技術發明”關鍵詞即可選出C項。

  答案:C

  11.某國有企業轉為股份公司,該企業技術員張某購買了內部職工股,年終按分紅獲得3000元,他還將自己發明的專利技術投入該公司入股,年終又獲32000元;張某的年工資收入22000元,崗位津貼800元,獎金14000元;每年要繳納各種稅共5000元。張某的年終所得中屬于按勞分配收入和按生產要素分配收入的分別是(  )

  A.22000元、35000元 B.36800元、35000元

  C.68800元、30000元 D.36800元、30000元

  解析:本題考查對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理解。首先明確張某是國企職工,其工資收入、崗位津貼、獎金屬按勞分配,共計22000+800+14000=36800(元),購買內部職工股分紅 和專利技術入股取得收入屬按資本要素取得的收入,共計3000+32000=35000(元)。因此,B項正確。

  答案:B

  12.我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順收入分配關系,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數的“橄欖型”分配格局。下列有利于實現這一目標的做法有(  )

  ①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稅收負擔

  ②逐步提高最低工 資標準和社會保障標準

  ③對壟斷行業過高的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進行調控

  ④增加居民消費信心,降低居民儲蓄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增加居民消費信心,降低居民儲蓄率是擴大內需的措施,與調整收入分配格局無直接關系,故④排除,①②③正確,選A。

  答案:A

  13.2010年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接受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聯合專訪,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時指出:“如果說把做大社會財富這個‘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責任,那么,把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分好,就是政府的良知。”為了分好這個“蛋糕”,政府應該(  )

  ①加大稅收在收入分配中的調節作用

  ②完善對壟斷行業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的調控政策

  ③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④制定企業工資方案,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 ③④

  解析:政府應該從宏觀層面進行調控,企業工資的制定權在企業,故④排除。①②③正確,選A。

  答案:A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一政治:個人收入的分配練習題”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欧美日韩专区一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高清在线电影 | 五月天在线视频婷婷播放 | 亚洲第一情网站久久网 | 欧洲一区二区精品的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道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