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短文兩篇之我為什么而活著知識點
我為需要我的人而活著,當需要我的人不再需要我時,那一刻就是我人生的終點。為別人而活!。以下是第四單元短文兩篇之我為什么而活著知識點,請同學們參考。
課文鑒賞
伯蘭特·羅素是當代世界思想文化名人,在他將近一百年的漫長生活歷程中,在許多領域獲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在哲學、數學、政治、教育、倫理、文學、宗教和社會學等諸多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樹,尤以哲學和數學為最。他被西方稱為“百科全書式的作家”。他還是個文學家,這也許讓不少人感到意外。1950年,瑞典文學院授予羅素該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他“捍衛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種多樣、意義重大的作品”。他對文學園地不經意的闖入,令許多為了文學以生命相搏的作家汗顏。
本文是羅素的思想隨筆,從中可以窺見思想家羅素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偉大人格。“我為什么而活著”?這樣的問題既簡單又復雜,既重大又往往被人忽視。人為什么活著?實際上這是人類始終關心的一個哲學命題,是人類對自身永恒的追問。羅素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他用文學的筆法,對這個永恒的命題作出了響亮的回答,通俗而生動的亮出了自己的思想。作者在這篇短文中,開門見山回答作為文章標題提出的問題,他活著的三個理由或三個目標是:第一,對愛情的渴望;第二,對知識的追求;第三,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作者用“純潔”“強烈”兩個詞來形容這三種感情,它們是作者在漫長一生中奮斗不息的強大精神動力。
中間三段對第一段內容進行具體闡述。作者說,追求愛情,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愛情可以帶來狂喜;第二,愛情可以解除孤寂;第三,愛情的結合可以使人看到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縮影。總之,愛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愛情,則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這里,作者把愛情描寫得極其美好,閃耀著人性的光輝。作者也以像追求愛情一樣的激情去追求知識。這里寫了追求知識的三個方面:一是了解人類心靈;二是了解星星為什么發光;三是理解畢達哥拉斯思想的威力。這三方面實際上包含了人類知識的幾個重要方面:人類、自然和社會。愛情和知識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對人類苦難的同情讓人把目光投向現實世界。于是,作者耳邊經常回響起痛苦的呼喚,眼前浮現的是饑餓中的孩子、被壓迫者和孤苦無依的老人。在這里,體現了一個偉大思想家拯救人類苦難的良知。但作者同時也不得不承認,他對苦難的拯救往往失敗,這就使人更加痛苦。
最后一段,作者說:“這就是我的一生,我覺得值得為它活著。”確實,愛情、知識、同情,寫在了羅素生活的旗幟上,高高飄揚。他的追求激情,追求知識,關愛人類,從不同角度塑造了偉人羅素。他追求愛情,他說:“在我所愛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她們,我的心地將偏狹得多。”他追求知識,生命不息,寫作不輟,一生留下七十多部著作和無數文章,他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力量都獻給了人類。他從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命運多舛,但他始終關愛人類:反對戰爭,反抗獨裁專制,追求世界和平。年輕時因反戰而鋃鐺入獄,在他老邁的晚年,仍致力于禁核運動,奔走呼號,創立和平基金會。就在他逝世的當天,還為以阿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而憂心忡忡。這一切緣于他對人類的同情和愛心。
這篇文章是《羅素自傳》的序言,可見它的重要性,從中可看出羅素思想的全部內涵;這篇文章,可看作羅素生活的宣言書,這其實也是古今中外許多偉大人物共同的人生準則,具有普遍意義,所以它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愛因斯坦說過:“閱讀羅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閱讀這篇隨筆,也是令人愉快的。它短小精練,層次分明,充滿理性的力量;文章又飽含巨大的激情,字里行間透出思想家羅素博大的情懷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他對人類的拳拳關愛之情,尤其令人感動。看這樣的文章,能讓人感到自己在一個巨人面前,顯得是多么的渺小!它當然也可以激發你努力向上,追求知識,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也許可以說,僅僅是文學家,不一定能寫出這樣富有思想深度的隨筆,只有羅素這樣的集思想家和文學家于一身的偉人,才能寫出這樣感人至深、發人深思的文字。
作者簡介
伯特蘭·羅素出生英國,他2歲喪母,4歲喪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撫養成人。他一生坎坷,命運多舛,但他始終堅強地生活。他一生追求知識、追求真理。
羅素追求愛情,在他漫長的一生中,他愛過不止一個女性,經歷過幾次婚姻的變故,但他始終是真誠的。
羅素一生著書71種,論文幾千篇,在哲學、數學、政治、歷史、宗教、社會學等方面,皆有極大的建樹,享有“百科全書式思想家”之稱。他被稱為“20世紀最知名、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還被無數人視為是“未來時代的先知”;他還是著名的數學家、邏輯學家,社會活動家,又被公認為“富有鼓動天才的辯論家”。在1950年他又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被稱為“百科全書式文學家” 。
羅素的文學作品并不多,他的文學成就并沒有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但人們愛屋及烏,于1950年把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他,理由是“表彰他捍衛了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樣而意義重大。”
羅素一生追求和平,反對戰爭,曾2次因反戰而入獄。1961年,89歲高齡的羅素因參與核裁軍的游行被拘禁7天。1967年他和薩特還成立了民間法庭——“羅素法庭”,揭露美國的戰爭罪行。
羅素的一生,是激情澎湃、熱情浪漫的一生,是不息求索、追求知識的一生,是捍衛和平、對人類的苦難充滿同情、關愛的一生,這樣的一生,也當然是豐富多彩、精彩紛呈的一生。
第四單元短文兩篇之我為什么而活著知識點的內容就是這些,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育路網。
(責任編輯:陳海巖)
分享“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短文兩篇之我為什么而活著知識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