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課時訓練題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二政治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一、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把所選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格內。每小題2分,共計24分。
1.我國科學家研究表明,鳥類起源于侏羅紀的一只長羽毛的小型獸腳恐龍,到了白堊紀演化出了反鳥類和今鳥類兩大支系,所有現生鳥類的共同祖先就是今鳥類。鳥類的演變表明
A.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 B.鳥類的演變經歷了漫長的前進的上升的過程
C.沒有自然界的發展就沒有人類社會 D.事物的運動規律是客觀的
2.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原有的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知識分子逐漸分化,產生了包括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和自由職業人員等6個方面人員在內的“新的社會階層”。上述材料反映了
A.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B.人類社會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
C.人類社會是變化發展的 D.整體和部分相互聯系不可分割
3.西藏一直有“出國容易進藏難”之說,交通的不便嚴重制約了西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將使這一切發生深刻的變化,它將開啟“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繁榮之路。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A.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B.意識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C.客觀世界的聯系是普遍的無條件的 D.事物的相互作用構成了事物的變化發展
4.2006年7月12日《人民日報》載文指出,隨著政府對非法傳銷打擊力度的加大,一些非法傳銷機構開始頻頻“變臉”,他們打著諸如“人際網絡”、“人戶網卡”之類的新旗號使人上當受騙。“變臉”后的傳銷
A.是新事物,因為它的形式是新的 B.是新事物,因為它打著新旗號
C.是舊事物,因為它違背市場規律和人民群眾的利益
D.是舊事物,因為他受到了政府的限制和打擊
5.由于人們觀念上的差異,人們對墻體和屋面的保溫性能并不關注,不少地方節能型房屋的推廣進展緩慢。這告訴我們
A.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B.新事物符合客觀規律
C.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D.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
6.2006年是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長征是一部壯美的史詩,記載了中國共產黨人前無古人、艱苦卓絕的奮斗經歷,濃縮了革命先輩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為實現理想而奮不顧身的犧牲精神、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頑強毅力和大智大勇,以及在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中成長壯大的強大生命力。從哲學上看,革命前輩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之所以能夠保持旺盛的斗志,是因為他們
①在困難和挫折中堅信革命前途是光明的 ②堅信精神力量對實踐的重大作用
③對待困難和挫折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④認識到實踐活動受物質條件制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2006年7月25日提交省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河南交通安全條例》,將增設“輕微違法行為,警告后予以放行”條款。這一消息透漏后,立時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爭議,有人認為,“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一個小小蟻穴,就能毀掉千里堤壩,一次次小的輕微的交通違法就可能發展到大的交通事故。上述認識的哲學依據是
A.客觀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B.任何微小的變化最終都會對事物的發展產生決定性影響
C.整體和部分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
D.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導致質變的發生
8.目前,我國國內家電連鎖機構過度重視規模至上的信條,將店面數量上的競爭錯誤地當作壓倒性的優勢來對待,而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對企業質的提高。上述材料表明
A.量變對事物的發展沒有任何意義 B.要把重視數量變化與重視質的變化統一起來
C.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極做好量的積累 D.質變就是事物在數量上相加的結果
9.1949年4月,在中國革命取得重大勝利的關鍵時刻,毛澤東在《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中寫道:“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這首詩既表達了徹底革命的精神,也具有很強的哲理性。“人間正道是滄桑”表明了
①自然界的發展是客觀的 ②人類社會是不斷發展的過程
③意識對社會的發展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④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是客觀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體現的哲學要求是
A.要善于抓住機遇,促進質變的發生 B.要做好量的積累,為實現質變創造條件
C.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長 D.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積極扶持新事物的成長
11.浪費能源對環境、社會、經濟的危害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對浪費能源進行法律制裁,很難得到社會大眾的理解和認可。社會大眾對處罰浪費能源的認識
A.看到了事物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B.忽略了量的積累會導致事物性質的變化
C.正確地認識了質變對事物發展的意義 D.反映了意識對實踐發展具有阻礙作用
12.2006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1966年邢臺地震后,我國開展了地震研究和預報工作,其間既有遼寧海城地震預報成功的喜悅,也經歷了唐山地震挫折的痛苦;我國防震減災工作40年來的發展道路可謂是艱難重重,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績令人矚目。我國的防震減災工作的發展表明
①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 ②地震的發生規律是客觀的
③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地震災害是能夠徹底消除的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把所選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格內。每小題3分。共計15分。
13.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從世界科技發展看,科學技術特別是戰略高技術正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世界科技進步迅猛發展及其帶來的巨大影響,給我們提出了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的嚴峻挑戰。科技進步之所以不能回避,從哲學上講是因為
A.科技進步能夠推動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B.人類社會是不斷地向前發展的
C.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有規律的 D.當代國家競爭的實質是綜合國力的競爭
14.2006年5月31日,艾滋病問題高級別會議在聯合國總部舉行。安南在開幕致詞時指出,艾滋病的傳播比其他任何一種疾病都更快、更廣,因而會造成長期的災難性影響。自2001
年聯大通過艾滋病問題承諾宣言以來,全球抗擊艾滋病的努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但從目前的進展情況來看,大多數國家仍未實現2001年承諾的所有目標。以下對艾滋病問題的認識,正確的是
A.認識是不斷發展的,人們終究會找到治愈艾滋病的方法
B.艾滋病是無法根除的,因為它的傳播更快、更廣
C.艾滋病的防治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D.防治艾滋病是聯合國的主要任務
15.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一些階層中會產生一些社會方言,這些社會方言往往是對原有語言的變異。它的詞匯可能有個別的,慢慢發展被社會所接受,進人全民的語言。這表明了
A.新事物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B.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C.社會領域的新事物為群眾接受需要一個過程 D.不同階層的語言聯系是普遍的無條件的
16.2006年6月26日是第十九個國際禁毒日,今年禁毒日的主題是:禁毒,我們在行動!毒品對人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危害,如果染上毒癮就很難戒除,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有堅強的意志,永遠不要做第一次嘗試。這是因為
A.聯系是客觀的有條件的 B.量變必然導致質變的發生
C.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D.錯誤的意識將決定錯誤的行為
17.有時,做事情沒有機遇是不行的,但是有的人在機遇面前卻瞻前顧后、畏縮不前,最終貽誤時機,前功盡棄。這種做法的錯誤在于不懂得
A.促進事物的發展離不開人的主觀能動性 B.事物的發展最終是要通過質變實現的
C.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受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影響 D.事物的量變達到一定的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
三、簡答題(9分)
18.龐加萊猜想是國際數學界長期關注的一個重大難題,被列為七大“數學世紀難題”。一百多年來,許多杰出的數學家都在致力于這個猜想的研究工作。2006年兩位中國學者在《亞洲數學期刊》2006年6月號上發表了題為“龐加萊猜想和幾何化猜想的完全證明:漢密爾頓一佩雷爾曼關于RICCI流理論的應用”的論文。論文的發表宣告了這一世界難題的破解。
上述材料蘊涵了哪些哲學道理?
四、辨析題(1 1分。僅作判斷不說明理由者不得分。)
19.背景材料:近年來,一些網站利用互聯網對學生提供“風水指導”,如“成為班上人氣寵兒的最佳風水方位”、“減少上課被老師點名次數的最佳風水方位”等,在一些中小學生中 十分流行,一些學生對這些網站的建議是言聽計從。
辨題:借助現代科技手段的“風水預測”是新事物。
五、論述題(16分、
20.隨著大學的擴招,大學生就業的壓力越來越大,于是個人創業成為一些大學生的選擇。但“188人創業,95人死掉,只有少數人可以搖搖晃晃地走過去。”這是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真實寫照。正是由于成功率不高,大學生創業廣受爭議。其實,能選擇自主創業,其進取精神就令人欽佩,即使失敗,這段經歷也是人生寶貴的財富。重要的是,大學生在創業時,要有足夠的抗“擊打”能力,要做好承受失敗和挫折的準備。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大學生更應該抓住時機,提高自己,適應環境。不要無所事事,不要抱怨,等待和迷茫都是沒有用的。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二政治: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課時訓練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