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一國兩制”統一祖國同步練習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一歷史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一國兩制”統一祖國同步練習
1.對于“一國兩制”構想,同學們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最符合“一國兩制”的理論的是( )
A. “一國兩制”只適用于中國,對其他國家不適用
B.“一國兩制”會改變中國大陸的社會性質
C.“一國兩制”首先要堅持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D.“一國兩制”就是要改變港、澳、臺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
解析:本題實際上考查“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內涵。實行“一國兩制”的前提是堅持一個中國。 “一國兩制”是我國的一個創舉,給其他國家提供了一種新的模式,但它不會改變中國大陸的社會性質,而且港、澳、臺還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
答案:C
2.“從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鑒于歷史的經驗和臺灣的現實,我們提出了祖國統一之后可以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設想。”由此可見,“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最初主要是為了解決( )
A.香港問題
B.臺灣問題
C.澳門問題
D.國際問題 解析:根據材料信息“鑒于歷史的經驗和臺灣的現實”可以直接推斷出“一國兩制”構想最初是為解決臺灣問題而提出的。
答案:B
3.二戰結束后,顧維鈞代表中國提出香港何時收回的問題時,丘吉爾說以后再說吧,而1997年香港卻順利地實現了回歸。實現香港回歸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國綜合國力的強大
B.“一國兩制”政策的高明
C.英國外交政策的調整
D.英國對香港統治的力不從心
解析:本題考查香港回歸的根本原因。綜合國力的強大是中國收回香港的根本原因, A項正確;“一國兩制”只是實施手段,不是香港回歸的根本原因,B項不符合題意;每個國家的外交基點都是以本國的利益為中心,如果中國不強大,英國不會自動調整政策把香港歸還給中國,排除C項;D項說法沒有根據。
答案:A
4.2011年2月22日,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簡稱“經合會”)第一次例會在臺灣桃園舉行。“經合會”成立于2011年1月6日,是依據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簽署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而成立的執行與磋商機構。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 )
A.“經合會”的成立表明臺灣當局承認“一國兩制”
B.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合作的政治基礎
C.“經合會”的成立有利于開創兩岸關系的新局面
D.“經合會”的成立有利于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
解析:“經合會”的成立有利于兩岸經濟的合作與交流,但并不能表明臺灣當局承認“一國兩制”。
答案:A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一歷史:“一國兩制”統一祖國同步練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