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輪復習物理機械波知識點
機械波與電磁波既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之處。以下是機械波知識點,請考生及時學習。
1、水波、聲波、地震波都是機械波。
2、無線電波、光波都是電磁波。
3、橫波:質點的振動方向跟波的傳播方向垂直的波,凸起的最高處叫波峰,凹下的最低處叫波谷。
4、縱波:質點的振動方向跟波的傳播方向在同一直線上的波,質點分布最密的地方叫密部,質點分布最疏的地方叫疏部。
5、發生地震時,從震源傳出的地震波具有橫波,也有縱波。發聲體振動時在空氣中產生的聲波是縱波。
6、介質:借以傳播波的物質。
7、機械波:機械振動在介質中傳播,形成機械波。介質中的物質并不隨波一起遷移。
機械波形成條件:一要有振源;二要有介質。
8、波是傳遞能量的一種方式。
9、波不但傳遞能量,而且可以傳遞信息,我們用語言進行交流,是利用聲波傳遞信息,廣播、電視利用無線電波傳遞信息。
10、波的圖象有時也稱波形圖或波形曲線。
11、在單位時間內某一波峰或波谷(疏部或密布)向前移動的距離等于波速,如果知道波的傳播方向和波速,從某一時刻的波的圖象可以知道任一時刻波的圖象。例如:知道在某一時刻t時波形圖象,使波的圖象沿著波的傳播方向移動一段距離時波的圖象。
12、簡諧波:波形曲線是正弦或余弦曲線的波。
13、簡諧波是一種最基本最簡單的波,其他的波可以看作是由若干個簡諧波合成的。
14、波長:在波動中,對于平衡位置的位移總是相等的兩個相鄰質點間的距離。
15、波速:波的傳播速度。波速等于波長除以周期,也等于波長和頻率的乘積,即:波的周期(或頻率)與各個質點振動的周期(或頻率)相等,與波源的周期(或頻率)相等。
16、機械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由介質本身的性質決定,在不同的介質中波速是不同的。聲波還跟溫度有關。
17、波的衍射:波可以繞過障礙物繼續傳播的現象。
18、波衍射的條件:只有在縫、孔的寬度或障礙物的尺寸跟波長相差不多,或比波長更小時,才能觀察到明顯的衍射現象。
19、聲波的波長在1.7cm—17m之間,可以跟一般障礙物尺寸相比,所以聲波能繞過障礙物,使我們聽到障礙物另一側的聲音。
20、光也是一種波,光波的波長約在—的范圍內,跟一般障礙物的尺寸相比非常小,所以在通常情況下看不到光的衍射。
21、一切波都能發生衍射,衍射是波特有的現象。
22、波的疊加:幾列波相遇時能夠保持各自的運動狀態繼續傳播,在他們重疊的區域里,介質的質點同時參與這幾列波引起的振動,質點的位移等于這幾列波單獨傳播時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23、波的干涉:頻率相同的兩列波疊加,使某些區域的振動加強,某些區域的振動減弱,而且振動加強的區域和振動減弱的區域相互隔開,這種現象叫做波的干涉,所形成的圖樣叫做干涉圖樣。
24、產生干涉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兩列波的頻率必須相同。
25、聲波也能發生干涉,一切波都能發生干涉,干涉也是波特有的現象。
26、多普勒效應:由于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使觀察者感到頻率發生變化的現象,叫做多普勒效應。它是奧地利物理學家多普勒首先發現的。
27、產生多普勒效應時,并非波源的頻率發生變化,而是觀察者接受到的頻率發生了變化。
28、波源的頻率等于單位時間內波源發出的完全波的個數。
29、觀察者接受到的頻率等于單位時間內接受到的完全波的個數。
30、多普勒效應是波動過程共有的特征。
31、多普勒效應的應用:判斷火車運行的方向和快慢;測量汽車的速度;判斷天體相對于地球的運行速度等。
32、人耳能聽到的聲波頻率范圍:20Hz—20000Hz
33、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波。
34、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波。
35、地震、臺風、核爆炸、火箭起飛都能產生次聲波。
36、波長越短,衍射現象越不明顯。
37、超聲波波長比可聞聲波波長短得多,它基本上是沿著直線傳播的,可以定向發射。超聲波在水中的傳播距離要比光波和無線電波遠得多,聲吶就是根據超聲波的這種特性制成的裝置。
38、超聲波的穿透能力很強,能透過幾米厚的金屬,利用超聲波的穿透能力和反射情況,可以制成超聲波探傷儀,用來探察金屬內部的缺陷,也可對混泥土制品、陶瓷制品、塑料制品及水庫大壩等進行探傷。
39、超聲波在液體中傳播時,可使液體內部產生相當大的液壓沖擊,能很快的把各種金屬零件、玻璃、陶瓷等制品的表面污垢清洗干凈。利用超聲波可以把普通水打碎成直徑僅為幾微米的小水珠,變成霧氣噴散到房間的空氣中,增大房間中空氣的濕度,這就是超聲加濕器的原理。
40、超聲波可以用來制造各種乳膠。
41、超聲波在診斷、醫療和衛生工作中,也有廣泛的應用。
機械波知識點的全部內容就是這些,更多精彩內容請考生持續關注育路網。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考一輪復習物理機械波知識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