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二政治政治生活知識點總結

2017-01-13 15:50:54 來源:學習啦

   政治的內容雜且多,高二同學們可以根據考綱要求掌握主要知識點就可以了。下面是育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二政治政治生活知識點總結,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7高二政治政治生活知識點總結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我國國家性質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2、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最大特點是什么?

  對占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對分子實行專政。

  3廣泛性(表現在:民主主體和民主權利的廣泛性);

  真實性(表現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質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實現上)

  4、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

  政治性義務

  (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2)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3)遵守憲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2、公民參與政治生活(或者公民正確對待政治權利和義務)應當遵循哪些原則?

  A、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B、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

  C、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EG、網絡民主一方面促進了政府與公民的活動,另一方面導致網絡謠言四起,談談你對網絡民主的認識 積極:

  ①政府與公民的互動,體現了政府在積極轉變職能,努力打造服務型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

  ②有利于促進決策科學民主和自覺接受人民監督;

  ③體現了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公民有言論自由和監督權。

  消極:

  ①公民行使權利的同時要履行遵守憲法和法律的義務;

  ②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

  ③在行使權力的同時不得干擾正常公務活動;

  ④有序參與民主政治

  我國采用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相結合的方式。

  EG 我國為什么以及如何行使選舉權、被選舉權

  為什么:

  1.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代表人民群眾直接行使國家權利。

  2.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公民享有廣泛和真實的民主權利。

  3.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社會的基礎、標志。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民主政治的熱情,增強公民的民主意識和主人翁意識。

  如何做:

  1.公民 要不斷提高自身參與政治生活的素質和能力。

  2.政府 要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為重。

  (1)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2)通過專家咨詢制度

  (4)通過社會聽證會制度

  有利于決策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的科學性;

  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

  拓寬民意反映渠道——是決策機關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享有對涉及公眾利益的決策的知情權——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

  3、民主管理——我國的村民自治與城市居民自治

  ①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

  ②實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共事業,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徑。

  ③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

  ④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作。

  ⑤有利于調動公民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型。

  ⑥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構建和諧社會。

  ①信訪舉報制度。②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

  ③輿論監督制度。④民主監督的新形式、新方法(如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活動。)

  (2)公民要負責地行使民主監督權力:

  A.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監督權。

  B.要負責地實行民主監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必須采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

  (3)意義:

  (1)有利于克服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改進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

  (2)有助于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

  (3)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4)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5、公民有序參與政治生活

  1、是什么:有序的政治參與就是合法的政治參與,

  一方面,公民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必須在憲法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

  另一方面,公民政治訴求的表達,應當通過正常的渠道和途徑進行。

  2

  (1)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2)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創新民主形式,

  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3)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

  (4)有利于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素養和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

  (5)有利于黨和國家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有利于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

  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6)有利于促進政府機關的廉政建設,使公民形成更為健康積極的政治態度、政治情感。

  3

  (1)遵循法律、規則、程序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2)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

  (3)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4)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5)提高政治素養。

  二、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A、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打擊、懲治犯罪,保護國家或公民的權益)。

  B、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提高生產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C、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宣傳?理論、弘揚民族精神,科、教、文、衛、體等各事業)

  D、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公共基礎、文化、衛生設施的建設,醫療、社保、計生,自然環境保護等)

  2

  具體要求:(1) 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

  (2)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3)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3、政府應為公民求助投訴開辟多種途徑

  (

  1)通過熱線電話、信訪部門、電子政務

  (2)通過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制度(法律制度)

  A.具體要求——合法行政、程序正當、權責統一

  B

  .為什么 (1)原因:A.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體現了政府堅持人民負責的原則; 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2

  有利于防止行政權力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C

  (1)

  加強立法工作,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2)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

  (3)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D

  (1)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

  (2)具體要求:合法行政、程序正當、權責統一等。

  (3)審慎行使權力,科學民主決策。

  (1)必要性:權力是把雙刃劍。為了防止權力的濫用,需要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

  (2)意義: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確的決策;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減少工作失誤;

  才能防止濫用權力,保證清正廉潔;

  才能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從而建立起一個具有權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1)要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這個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發揮人民民主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就要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加強法制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就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

  (2)還要建立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

  行政系統外部--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協,社會與公民,司法機關)

  --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監察部門、審計部門、法制部門)。

  C信息公開制度和公開辦事制度。

  意義:有利于規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執法行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更好的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便于公民監督政府工作,維護自身權益。

  3來源:根本-由國家性質決定

  如何樹立

  (1)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科學決策、依法行政、審慎用權、優化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要自覺接受人民監督,

  與人民群眾保持和諧關系。

  (2)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有良好的業績。

  (3)政府工作人員要重品行、作表率,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11、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A 法律地位: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大——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B 職權: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C全國人大-在我國的國家機構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2、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代表人民群眾直接行使國家權利。

  產生方式--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 每屆的任期--五年。

  權利: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質詢權

  3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A 地位: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B 組織和活動的特點: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

  民主集中制體現:人民與人大代表的關系;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的關系。

  2地位:是我國的執政黨,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性質: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領導方式:政治領導、組織領導、思想領導

  執政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基本方式)

  執政理念:以人為本,執政為民

  指導思想:A.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三、科)

  (1)地位: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2)主要內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黨關系: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是親密友黨。 ②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③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相互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④多黨合作的根本準則:遵守憲法和法律。

  ⑤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

  人民政協 性質:是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不是國家機關,不能說履行什么國家職能),

  也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根本形式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職能(作用):(1)政治協商(2)民主監督(3)參政議政。

  (3)優越性

  (1)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2)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3)有利于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實現。也有利于協調各階層的利益和要求,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也有利于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3

  1、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A.是什么--我國已建立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B.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C.怎樣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1)堅持和完善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2)制定和完善有關法律,提供法律保障。

  (3)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4)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

  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是什么: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優越性:①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得以實現。

  ③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④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

  3、我國的宗教政策

  (1)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國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3)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4)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位一體構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經濟制度結合起來、

  堅持把國家層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層民主制度結合起來,

  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結合起來。

  四、當代國際社會

  1

  A.主權國家。構成主權國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領土、政權、主權,其中主權是最重要的要素。

  享有的基本權利: 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

  必須履行的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B.國際組織。

  不同類型:政府與非政府間;世界性與區域性。

  政府間國際組織發揮的作用:促進交流與合作;協調國際關系;調節國際爭端;緩和國家矛盾。

  當代國際社會最具代表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 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2

  (國家合作與摩擦的原因)

  影響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國家力量。

  (1)我們要樹立國家觀念、民族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努力學好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

  努力維護國家安定、社會穩定的政治局面;

  必須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現象作斗爭。

  (2)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我們要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必須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3)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3

  (1)時代的主題:和平與發展。

  (2)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

  (3)中國政府關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新主張:

  為了和平與發展,必須堅決地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改變國際舊秩序,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

  4原因:國家性質、國家利益。

  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獨立自主。

  我國外交關系的基本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我國的和平發展道路:

  (1)意義:

  ①有利于維護我國的獨立與主權,有利于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符合中國人民的共同愿望、根本利益。 ②有利于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2)怎么辦

  (1)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努力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

  (2)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

  (3)堅決反對各種形式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1234

  第二篇: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識點總結 6700字

  高考政治復習全套知識點總結(政治生活)

  1. 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 人民當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點:

  (1)人民民主的廣泛性: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民主主體的廣泛性。

  (2)真實性: 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物質的保障,人民能夠自己管理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國家尊重和保護人權。

  3.民主與專政的關系:

  (1)相互區別、相互對立,民主只適用于人民內部,專政適用于敵對勢力。

  (2)相輔相成、互為前提,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專政是民主的保障。

  4.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意義:

  (1)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四項基本原則之一,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已經寫入憲法。

  (2)是社會主義的政治保證。

  (3)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容。

  5.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的內容:

  權利和自由: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基本的政治權利)

  (2)政治自由

  (3)監督權(批評權、建議權、申訴權和控告權)

  義務的內容: (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2)遵守憲法和法律

  (3)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6.公民在參與政治生活時,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2)堅持權利和義務統一的原則

  (3)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結合的原則。

  7.在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1)統一的,不可分割的

  (2)在法律關系上是相對應而存在的

  (3)履行義務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徑

  (4)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

  (5)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力的實現

  8、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的結合:

  原因: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要求(1)我們要積極履行公民義務,以維護國家利益。

  (2)當三者出現矛盾時,公民的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

  9、我國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質,內容,要求:

  本質:崇尚民主與法制

  內容(1)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

  (2)參與社會公共管理活動

  (3)參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4)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1)明確政治生活的作用

  (2)學習政治知識,貴在實踐

  10.民主選舉的方式?

  (1)直接選舉或間接選舉

  (2)等額選舉或差額選舉

  11.公民應如何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

  (1)積極參加選舉、認真行使這一權利,是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表現。“選舉與我無關”、“選誰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識不強、主人翁一時不強的表現。

  (2)行使選舉權,投出自己的神圣一票,是公民政治參與能力的體現,也是公民政治素養的重要標志。只有每個人都在周全考慮、理性判斷的基礎上,鄭重地透出自己的一票,才能選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真正實現民主選舉的預期目的。

  12.公民參與民主決策有哪些方式?

  社情民意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

  13.公民為什么要參與民主決策?

  地位:公民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參與決策是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重要決策。

  意義(1)利于決策者充分發揚民族,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

  (2)有助于決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決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增強決策的科學性,避免決策的片面性。

  (3)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提高落實決策的自覺性,推動決策的實施。

  (4)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物的熱情和決心,鍛煉參與決策的能力,增強關心公共生活地 政治責任感。

  14.發展基層民主的意義?

  (1)利于擴大基層民主

  (2)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3)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

  (4)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

  (2)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只有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才能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依法行政。所以說,自覺接收人民監督是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

  28、如何接收人民監督?

  我國政府為了方便人民群眾對政府及其公職人員進行監督,建立了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例如,“陽光工程”。建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實施“陽光工程”是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的表現。

  29、“陽光工程”意義

  (1)規范政府及其公職人員的行政執法行為;

  (2)保障人民的權益,實現和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開放紅頭文件的查閱,政府的群眾意識、服務意識逐步加強。

  (3)利于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眾加強對政府工作的監督

  (4)利于群眾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

  (5)利于群眾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6)利于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30.政府權威表現、怎樣樹立(最根本的三點)

  體現(1)堅持依法行政、維護憲法和法律尊嚴,從而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2)廉潔高效、團結合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廣大群眾中有較高的的信譽。

  (3)富有威望和影響力,得到人民的自覺認可和擁護,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4)對社會經濟發展、政治文明、文化繁榮有積極的知道和促進作用。

  要求(1)政府的權威是通過政府公職人員的道德形象,依法行政的態度、能力和水平,履行職責的效果樹立起來

  (2)政府樹立權威,在根本的是堅持以下三個方面:堅持權為民所用;堅持情為民所系;堅持利為民所謀。

  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地位和職權?

  性質:是最高按國家機關

  地位:在我國國家機構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并受它監督。

  職權: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最高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32、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

  33、人民代表與人民的關系:人民代表來自人民,受人民監督,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

  注意:人民代表是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人民是間接行使者。

  一方面,人民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國家的權力。

  另一方面,人民代表要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接受人民監督。

  34、人民代表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權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除審議各項議案、表決各項決定外,還享有提案權和質詢權。

  義務:人大代表代表任民德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參加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接受人民監督。

  35、政體與國體的關系

  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政體由國體決定,政體反映國體。適當的、健全的政體,對維護和鞏固統治階級的階級統治有重大作用。,政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36、民主集中制體現

  (1)在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的關系上,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在人民代表大會的活動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問題的決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討論,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民主決定。對違反人民一直和利益的或不稱職的代表,人民有權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罷免。

  (2)在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上,只有人民代表大會才是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3)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關系上,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職權,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37、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含義和地位:

  含義: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擇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政治制度。

  地位: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38、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為什么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

  (2)動員了全體人民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

  (3)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

  (4)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39、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1)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2)人民在普選的基礎上選舉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

  (3)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

  (4)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40“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制”是一種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政體。

  4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什么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 P64

  客觀必然性: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從根本上說,是我國國家性質和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的。

  意義(1)才能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2)才能維護國家統一、民族的團結,并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

  (3)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4)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已經證明,中國共產黨能夠而且必須領導現代化建設,我們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42、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含義、原因、具體要求及三者的關系)

  科學執政:就是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科學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民主執政:就是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依法執政:就是堅持依法治國,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范化。

  關系:依法執政是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要通過依法執政體現出來,又要靠依法執政來保證實現。依法執政有利于保

  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工作。

  43、“三個代表”:

  1.代表中國最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2.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3.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意義?

  (1)確立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黨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對于黨在新世紀新階段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全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2)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全面體現了黨的吉貝爾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45、如何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核心、本質)

  (1)關鍵在于堅持與時俱進。它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典范,又是馬克思主義的典范。

  (2)核心是堅持黨的先進性。黨的先進性是黨存在和發展的根本條件。

  (3)黨必須緊緊抓住發展這一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堅持黨的先進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

  46、中國共產黨為何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了他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是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后點。

  原因(1)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

  (2)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主義越發展,民主也越發展。民主是具體的、歷史的。

  要求(1)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建設政治文明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設等方面,是一個廣泛的系統工程。

  (2)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這是我國推進政治文明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區別于資本主義政治文明的本質特征。

  60.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的關系?

  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61、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權利: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

  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其國際爭端等義務。

  62、國際組織的作用?

  促進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合作;協調國際政治、經濟關系;調節國際爭端,緩解國家間的矛盾,維護世界和平等。

  63、 聯合國的宗旨、原則、作用?

  宗旨(1)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2)發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系;

  (3)促進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屬于經濟、社會、文化及人類福利性質的國際問題;作為協調各國活動的中心。

  (4)簡單說,就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原則:各會員國主權平等,履行憲章規定的義務,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不得對其他國家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集體協作,不干涉任何國家的內政,確保非會員國遵守上述原則。

  作用(1)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實行人道主義援助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2)局限性:如何適應國際形勢發展的需要發揮更大的作用,面臨諸多挑戰,改革任重道遠。

  64、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

  中國作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聯合國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支持聯合

  國的改革,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發揮重要作用。

  65、影響國際關系的因素?(決定因素和重要因素)

  決定因素:國家利益(1)各國間存在著復雜的利益關系,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別和對立

  (2)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的對立則可能使國家間發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沖突。

  (3)由于各國的國家性質與追求的國家利益不同,執行的對外政策不同,國家間矛盾和利益交織,使國際關系紛繁復雜。

  影響因素:國家力量(1)是主權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2)是含為本國利益、實現國家目標和影響別國的能力

  (3)是衡量一個國家雜國際社會的地位、作用和影響的重要尺度。

  66、 為何要堅決維護我國的利益?

  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當性和正義性。

  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尊重其他國家合理的國際禮儀,并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67、 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的表現?(和平問題的影響因素)

  (1)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

  (2)民族、宗教矛盾,邊界、領土爭端導致的局部沖突

  (3)西方國家對這些糾紛插手和利用

  (4)國際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

  68、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怎樣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

  (1)必須堅決地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2)改變舊的國際秩序

  (3)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為基礎的有利于世界和平和發展的國際新秩序。

  69、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內容?

  (1)保障各國享有主權平等和內政不受干涉的權利

  (2)保障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

  (3)保障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享有平等發展的權利

  (4)保障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共同發展的權利。

  70、各國應如何提高自身的綜合國力?

  當今世界,發展經濟和科學技術是世界大多數國家關心的問題。世界多數國家都以發展經濟和科技作為國家的戰略重點,努力增強自己的綜合國力,力圖在世界格局中占有有利地位。

  71、世界為何會走向多極化?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72、中國如何提高自身的綜合國力?

  我們要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實現跨越式發展,尤其要著利于發展科學技術和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73、 我國外交政策制定的決定因素是什么?

  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4、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

  (1)維護我國的獨立與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2)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獨立自主就是在國際事務中堅決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國際問題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

  (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準則。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75、 中國外交政策的實踐充分說明了什么?

  中國式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是促進世界經濟的重要力量,對國際事務發揮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76、 中國怎樣走和平發展道路?

  (1)要積極發展對外關系,努力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

  (2)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同世界各國的關系,不斷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

  (3)要堅決發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永遠不稱霸。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2017高二政治政治生活知識點總結”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热门午夜国产视频观看92 | 在线亚洲欧美专区免费 |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最新国产人妖TS视频 | 亞洲中文字幕第一 | 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