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復習題2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一政治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20、在我國,選民對于人民代表候選人可以投贊成票,也可以投反對票,可以另選他人,也可以棄權。這說明
A、我國公民可以充分行使選舉權
B、自由是絕對的,不受任何限制的
C、我國公民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D、我國公民對人大代表有監督權
深圳有家酒吧在大門口打出“日本人不準入內”的招牌,拒絕日本人在該酒吧消費。酒吧經理稱,此舉是抗議日本修改教科書的行為。根據相關知識,完成11~12題。
21、愛國從來就是而且永遠是值得敬重的。但是,真正的愛國主義應當有個前提,就是這種舉止、言行必須首先合法、合理,因為愛國主義也不能成為使不合法、不合理行為命題的理由。這一事實昭示我們,作為中國公民應當
A、自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尊嚴 B、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C、維護國格和自己高尚的人格 D、愛國須守法,應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和自由
22、在我國,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這是因為
A、任何國家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都是統一的
B、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對立的 C、在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在我國,權利和義務在法律關系是相對應而存在的,二者是統一的
2004年12月15日,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李維一在發布會上就陳水扁當局近來頻拋“臺獨”分裂言論發表講話.李維一指出,近一段時間以來,陳水扁變本加厲,肆無忌憚地拋出“臺獨”分裂言論,戳穿了他自己所謂的促進兩岸和平、緩和兩岸關系的偽裝,加劇了兩岸關系的緊張.如果陳水扁執意按其所謂“臺獨時間表”,蓄意改變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中國政府和人民決不會坐視不理.據此回答13--14題。23、從公民個人的角度來看,反對“臺獨”分裂活動,屬于
A、享受政治權利 B、履行政治義務 C、享受公民權利 D、權利與義務統一
24、國家作為階級統治的工具,具有
①專職的職能②維護國家統一的職能③保障人民民主權利④國家的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25、任何人都離不開政治生活,因此,我們應當以熱情的態度參與政治生活。我們生參與政治生活
①必須明確政治生活的作用②需要和懂得政治知識③要重視政治生活實踐④把權利與義務完全統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二、不定項選擇(每題3分,共18分)
26、作為國家制度的民主,總是離不開專政的,其原因是 ( )
A、統治階級的民主就是對被統治階級的專政 B、國家制度是國體與政體的統一
C、民主和專政是對立統一的 D、民主是由法制作保障的
27、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指出:“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權。”這一論述 A、表明我國依法保護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B、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要求
C、表明我國人民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居于主人翁地位D、表明我國公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
28、廣西朱某,在瀏覽美國雅虎網站時,意外地發現其中所展示的中國地圖上,用桔黃色表示的中國領土不完整,臺灣島、海南島、澎湖列島等均未和祖國大陸一樣用桔黃色表明。于是,他立即向雅虎網站的管理者發出了電子郵件,嚴正地指出其錯誤,強烈要求該網站進行修改。這位的行為
A、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尊嚴 B、是公民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
C、顯示了我國公民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維護了國格和自己高尚的人格
29、鄧小平說“越是高干部子弟,越是高級干部,越是名人他們的違法事件越要抓緊查處……”這說明
A、對高級干部子弟,高級干部,名人的違法事件要從重查處 C、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
B、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D、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0、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要求
A、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和平等地承擔憲法、法律規定的義務
B、任何公民的合法權益都受到法律保護
C、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要受到制裁
D、任何公民都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
31、(1998•上海)法國一位資產階級政治家曾說:“民主國家乃是這樣的國家:在那里,主權的人民受自己制定的法律領導,自己去做可能做的一切事情。”這句可以給我們的啟迪是
A、民主國家的法律都是人民制定的
B、民主國家的法律保護每個人做自己想做的事
C、真正民主的國家是不存在的
D、不受法律制約的民主國家是沒有的
三、非選擇題
32、某網站論壇上一篇譴責浪費的文章引起強烈共鳴。文章說,有些同學早晨洗漱時任憑自來水嘩嘩地流個不停;在該校餐廳門口的兩個泔水桶里,裝著將滿的剩余飯菜,不少同學還在將大半碗拉面、大半個饅頭往里丟,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寫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自從黨中央提出建立節約型社會的目標和任務后,全國正在展開一場旨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活動。生從反思浪費開始學習節約、注意節約了。
從公民與國家關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浪費公共資源行為的錯誤。(12分)
33、小學生陳彥宏從新聞中了解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向公眾征集“十一五”規劃建議。她覺得自己是公眾的一員,也應積極參與。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中“各地政府要保證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與當地學生平等接受義務”的內容,正是源于她的建議。為此,她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頒發的“公眾建言獻策獎”。請用有關政治常識簡要回答:
(1)我國憲法規定公民享有管理國家的民主權利,陳彥宏行使的是哪一項?(3分)
(2)小學生的建議被寫入政府的正式文件,這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本質是什么?(3分)
(3)國家向公眾征集建議是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一種途徑。為什么公民的政治參與必須是有序的,即在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范圍內活動?(4分)
34、近年來,全國各地司法機關嚴肅查處破獲了一批由人民群眾揭發、舉報的大案要案。如沈陽查處了慕綏新、馬向東的貪污腐敗案件,沈陽市長、市委書記慕綏新被判死緩,副市長馬向東被判死刑;原公安部副部長李紀周的貪污、玩忽職守案件;廈門遠華集團的走私案件;安徽原副省長王懷忠的貪污受賄案,一批當地黨政干部被查處。
上述材料體現了政治生活常識的哪些道理?并根據相關政治生活知識予以說明。(10分)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一政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復習題2”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