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公民的政治生活復習題2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一政治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答案及解析
01.【解析】:選C。我國農村與城市每一名全國人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的比例從8:1到4:1再到1:1的變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人民民主意識提高,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展的結果,并沒有引起我國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多少的變化。因此,①不正確,②③④正確。
02.【解析】:選A。城鄉每一全國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相同,意味著城鄉代表“同票同權”。這是從制度層面消除城鄉選舉差別,在立法和制定重大決策層面更好地維護農民的利益,因此,①②正確。而與農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渠道的拓寬與否沒有關系,也不能成為人大代表平等行使權利的保證, 因此③④不正確。
03.【解析】:選C。國家的選舉制度從根本上說,是由國家性質決定的,又要受經濟、社會和民主發展程度的制約。我國城鄉人大代表“同票同權”,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需要,因此C項正確。ABD三項都不是“同票同權”的原因,故不選。
04.【解析】:選D。解答此題,首先要判斷題中觀點是否正確。觀點把“燃起了代表委員們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的原因歸結為“現代媒體技術手段的進步”,肯定是不正確的。應該是代表委員的民主意識增強,我國民主進程的進步,才使代表委員煥發高昂的政治熱情。因此,D項正確。其他選項都不合題意。
05.【解析】:選A。材料體現的是公民行使監督權,與民主決策、基層民主管理都沒有關系;人民代表才有質詢權,公民不能通過網絡行使質詢權,因此BCD三項都不正確。
06.【解析】:選A。“三同”——同工同酬、同命同價、城鄉同比,涉及政治、經濟、社會領域多個方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涵蓋各個領域的平等,是正確選項。而其他選項只涉及政治領域,不夠全面,故而 不選。
07.【解析】:選B。“村民博客”方便了村民直接參與村委管理,創新了農村基層管理模式,所以B正確;與“行使國家權利”、“行使選舉權”沒有關系,所以AC兩項不選。開辦“村民博客”不是在履行政治性義務,所以D項不選。
08.【解析】:選B。民主管理的范疇是社區和農村基層管理。ACD三項的內容都大于這個范疇,屬于國家事務領域,故而不選。
09.【解析】:選C。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務,要提請居民會議討論決定。所以此題只有C項正確,ABD三項都不正確。
10.【解析】:選C。社會聽證制度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重要途徑。與民主管理、國家管理沒有關系,所以AD兩項不正確。公民參加聽證會不是在對政府進行監督,所以C項不選。
11.【解析】:選D。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事項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有利于政府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A、B、C都與此意不符,因此只有D項正確。
12.【解析】:選B。“人民聽證”并不能使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的監督權和管理權,也不能說明知情權是公 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所以②③選項正確,①④選項不正確。
13.【解析】:選C。此題考查公民行使監督權的合法渠道有哪些。是一個難度較低的識記層面的考題。①②③正確,④是參與民主決策的途徑,不是行使監督權的渠道。
14.【解析】:選B。此題考查公民通過合法渠道監督政府的意義。①③正確,②④都不是此意,不正確。
15.【解析】:選C。此題考查公民能否有序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性。ABD三項都與題意不符。
16.【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有關國家性質的知識 的理解與運用。
【參考答案】觀點一肯定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同其他類型的國家普遍特征的一致性,即:都是階級統治的工具、都是民主與專政的統一,但是忽視了國家階級性的差別。觀點二肯定了國家階級性質的差別,承認不同國家民主與專政的對象是不同的,但是否認了國家的共同特征。因此,二者都具有合理性的一面,也有片面性的一面。
17.【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民主決策的四種方式及其意義的識記、理解和運用。
【參考答案】民主決策方式:省人民政府 就規劃召開專家咨詢會,這是公民通過專家咨詢制度參與民主決策;就具體實施方案廣泛征求群眾意見,這是公民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參與民主決策;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實施方案,這是公民通過選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進入決策機關間接參與民主決策。
意義:有助于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有利于決策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的科學性;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或者:有利于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使決策能夠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愛惜民力。)
18.【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公民行使監督權的渠道、怎樣行使監督權等知識的識記和運用。
【參考答案】公民負責任地行使監督權時,一方面,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惡勢力作斗爭,勇敢地使用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監督權。另一方面,必須采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
可以通過信訪舉報制度、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輿論監督制度、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渠道行使監督權。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一政治:公民的政治生活復習題2”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