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人口數量與環境能力提升試題精選

2017-01-13 16:46:39 來源:高考幫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二地理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一、單項選擇題

  1.關于人口數量與環境的論述,正確的是( )

  A.自然環境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響都很大

  B.環境污染完全是由于人口數量增長過多、過快造成的

  C.科技越發達,地球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越多

  D.一個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由該地區的資源狀況所決定的

  解析:人口的增長、人口數量要同社會環境相適應,同資源的開發、利用、環境保護相協調。

  答案:D

  2.人口的身體素質與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的關系可表達為( )

  解析: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都會對人口身體素質產生影響。同時環境因素對遺傳也會產生影響。

  答案:B

  3.下列對生育率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自然環境因素對生育率影響極大

  B.生育率是決定死亡率大小的基礎

  C.婦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子女數越少

  D.城市婦女比農村婦女生育的子女多

  解析:生育率主要受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

  答案:C

  4.人口素質低,生產活動可能出現違反自然規律的現象,如( )

  A.黃土高原修建水平梯田

  B.江漢平原大面積圍湖造田

  C.東北平原發展塑料大棚

  D.寧夏平原引黃河水灌溉

  解析:人口的素質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的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使在具體實踐中更容易違反客觀規律,如大面積圍湖造田等。

  答案:B

  5.關于人口遷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目前人口遷移的方向是由農村遷移到城市

  B.社會發展的總方向使人們由第三產業向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遷移

  C.國家的政治變革引起的人口遷移屬社會經濟方面的影響因素

  D.自然原因引發的人口遷移都是可預測的

  答案:A

  6.行政區域界線常被用來區分是否發生人口遷移。圖中A、B和C是三個不同地區。其中常被認為是人口遷移的是( )

  A.a1→b1

  B.a1→a2

  C.b1→b2

  D.c1→c2

  解析:越過行政區域界線的人口移動常被認為是人口遷移,因此從a1到b1,被認為是人口遷移。

  答案:A

  7.下列人口素質的影響因素說法錯誤的是( )

  A.自然環境因素是人口素質的決定因素

  B.次生環境因素,主要指理、化、生因素對人口素質因素的影響

  C.社會環境因素決定人口素質高低

  D.原生環境因素與人口健康關系密切

  答案:A

  8.早期人口遷移的基本形式是逐木草而居,決定其遷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太陽輻射

  B.礦產資源

  C.淡水分布

  D.地形

  解析:早期人們逐水草而居說明了人們對天然淡水分布狀況的依賴較強。

  答案:C

  9.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

  A.科技發展水平

  B.人口的文化水平

  C.資源狀況

  D.人口生活消費水平

  解析:因人類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資源狀況,資源越豐富,能夠供養的人口數量當然越多。

  答案:C

  人口、資源、環境工作是強國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請對10~11題相關問題作出選擇。

  10.根據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國共有12.95億人,圖中*表示人口年齡構成狀況,其中0~14歲人口的數量是( )

  A.12億

  B.2.98億

  C.1.68億

  D.7.8億

  11.與10年前相比,我國0~14歲人口比重下降了7.8%,65歲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總人口增加了近1.3億。因此,新世紀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務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動

  B.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齡化加速的勢頭

  D.適度提高少年兒童人口比重

  解析:10~11題主要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及我國人口的基礎知識,掌握讀圖技巧是解第10題的關鍵,第11題則要求了解中國人口數量過大的國情。

  答案:10.B 11.B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二地理:人口數量與環境能力提升試題精選”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特级撒尿AV在线播放 | 同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未满十八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专区精品中文字幕 | 久婷婷色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