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人口數量與環境能力提升試題精選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二地理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一、單項選擇題
1.關于人口數量與環境的論述,正確的是( )
A.自然環境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響都很大
B.環境污染完全是由于人口數量增長過多、過快造成的
C.科技越發達,地球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越多
D.一個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由該地區的資源狀況所決定的
解析:人口的增長、人口數量要同社會環境相適應,同資源的開發、利用、環境保護相協調。
答案:D
2.人口的身體素質與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的關系可表達為( )
解析: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都會對人口身體素質產生影響。同時環境因素對遺傳也會產生影響。
答案:B
3.下列對生育率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自然環境因素對生育率影響極大
B.生育率是決定死亡率大小的基礎
C.婦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子女數越少
D.城市婦女比農村婦女生育的子女多
解析:生育率主要受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
答案:C
4.人口素質低,生產活動可能出現違反自然規律的現象,如( )
A.黃土高原修建水平梯田
B.江漢平原大面積圍湖造田
C.東北平原發展塑料大棚
D.寧夏平原引黃河水灌溉
解析:人口的素質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的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使在具體實踐中更容易違反客觀規律,如大面積圍湖造田等。
答案:B
5.關于人口遷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目前人口遷移的方向是由農村遷移到城市
B.社會發展的總方向使人們由第三產業向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遷移
C.國家的政治變革引起的人口遷移屬社會經濟方面的影響因素
D.自然原因引發的人口遷移都是可預測的
答案:A
6.行政區域界線常被用來區分是否發生人口遷移。圖中A、B和C是三個不同地區。其中常被認為是人口遷移的是( )
A.a1→b1
B.a1→a2
C.b1→b2
D.c1→c2
解析:越過行政區域界線的人口移動常被認為是人口遷移,因此從a1到b1,被認為是人口遷移。
答案:A
7.下列人口素質的影響因素說法錯誤的是( )
A.自然環境因素是人口素質的決定因素
B.次生環境因素,主要指理、化、生因素對人口素質因素的影響
C.社會環境因素決定人口素質高低
D.原生環境因素與人口健康關系密切
答案:A
8.早期人口遷移的基本形式是逐木草而居,決定其遷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太陽輻射
B.礦產資源
C.淡水分布
D.地形
解析:早期人們逐水草而居說明了人們對天然淡水分布狀況的依賴較強。
答案:C
9.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
A.科技發展水平
B.人口的文化水平
C.資源狀況
D.人口生活消費水平
解析:因人類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資源狀況,資源越豐富,能夠供養的人口數量當然越多。
答案:C
人口、資源、環境工作是強國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請對10~11題相關問題作出選擇。
10.根據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國共有12.95億人,圖中*表示人口年齡構成狀況,其中0~14歲人口的數量是( )
A.12億
B.2.98億
C.1.68億
D.7.8億
11.與10年前相比,我國0~14歲人口比重下降了7.8%,65歲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總人口增加了近1.3億。因此,新世紀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務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動
B.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齡化加速的勢頭
D.適度提高少年兒童人口比重
解析:10~11題主要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及我國人口的基礎知識,掌握讀圖技巧是解第10題的關鍵,第11題則要求了解中國人口數量過大的國情。
答案:10.B 11.B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二地理:人口數量與環境能力提升試題精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