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美好生活的向導隨堂檢測題2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二政治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8.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哲學要是不同科學接觸,就會變成一個空架子;科學要是沒有哲學,就是原始的混亂的東西。”這段話表明()
①哲學與具體科學是相互區別的②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③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又對具體科學的研究起指導作用④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C
解析:①②與材料無關,③④正確揭示了材料的內涵。
9.人們要想生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就應該對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生活本身進行審視和思考。這表明()
①我們要走進哲學,自覺追求智慧,創造更美好的人生②我們要以高高懸浮在空中的思想樓閣——哲學為指導③我們不僅需要懂得具體科學知識,還需要理解和運用哲學知識④哲學總是自覺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A.①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③D.③④[來源:學科網]
答案:C
解析:哲學不是“高高懸浮在空中的思想樓閣”,②錯;“自覺地影響”是錯誤的,④不對。
10.有關世界觀與哲學聯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哲學和世界觀都可以自發形成
B.世界觀人人都有,但不是每個人都是哲學家
C.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科學
D.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
答案:D
解析:哲學不能自發形成,哲學有正確與錯誤之分,A、C兩項錯誤;B項說明的是世界觀與哲學的區別而不是聯系,不選。只有D項符合題意。
11.有人認為,神秘而深奧的哲學智慧產生于哲學家聰明的大腦。這種觀點()
A.是正確的,肯定了哲學的產生必須以聰明的大腦為基礎[來源:學科網]
B.是正確的,肯定了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
C.是錯誤的,沒有認識到哲學與生活密切相關的關系
D.是錯誤的,否認了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答案:D
解析:觀點評價型選擇題要求首先對觀點作出正確判斷,然后分析理由。A、B兩項判斷錯誤,C項理由錯誤,均可排除。
12.下面漫畫反映了在落水者被救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有真正的哲學才會指引我們前行
B.社會中每個人的方法論都是不同的
C.人們的行為選擇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
D.社會中每個人的世界觀都是不同的
答案:A
解析:漫畫中有救人者、被救者、旁觀者,解題時要注意對漫畫作全面的分析。B、D說法太絕對。C中的價值取向是錯誤的,除了個人利益還有國家、集體利益。A符合題意。
13.沒有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就不可能開辟出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沒有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就不可能產生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沒有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就不可能產生中國辛亥革命的大勢。從哲學上看,這主要表明()
A.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上的精華
B.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C.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D.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來源:學&科&網]
答案:B
解析: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法國的資產階級啟蒙運動、孫[來源:學科網ZXXK]
中山的三民主義分別對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國辛亥革命產生了重要影響,體現了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B正確;A不符合題意;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C錯誤;D材料沒有涉及,故選B。
二、非選擇題
14.有人認為“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就是哲學,因此,哲學就是世界觀”。
答案:這一觀點是片面的,不科學的。
①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②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世界觀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觀都是自發的、樸素的、零散的,缺少理論論證和邏輯性;哲學是把不自覺、不系統的世界觀加以理論化和系統化而形成的思想體系。
③此題的前提是正確的,但結論是錯誤的。
解析:本題是一道正誤混雜型觀點辨析題。回答本題首先要對觀點中的正確成分和錯誤成分作出準確的判斷,然后對正確成分說明理由,針對錯誤成分要指出怎樣才是正確的。
15.某校高二哲學興趣小組,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就“哲學學習狀況”在全校展開調查。
興趣小組的同學們了解到,有些同學認為,高中階段,最重要的課程是語數外,哲學學不學無所謂,哲學與自己、與生活沒有多大關系,甚至有少數人認為哲學只是空談。另外,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為,“知哲則智”。不論是什么哲學,只要學習就行了。
(1)運動所學知識,簡要評析“高中階段,最重要的課程是語數外,哲學學不學無所謂,哲學與自己、與生活沒有多大關系”這一觀點。
(2)請你針對興趣小組調查出的問題,為他們研究性學習的活動設計一個行動方案,并簡要說明實施該行動方案的意義。
答案:(1)這一觀點是錯誤的。①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語數外屬于具體科學,學好哲學有助于我們為具體科學的學習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②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哲學源于生活,生活也需要哲學,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2)行動方案應涉及研究性學習的活動主題和具體方案。主題要圍繞材料情境和設問要求確定,簡潔明快,具有啟發性、鼓動性和號召力。例如,“走進哲學問辨人生”行動方案:出一期板報,使同學們了解哲學的功能,增強學習哲學的自覺意識;寫一個倡議書,倡議“讓哲學思維融入我們的學習生活”。
實施這一行動方案的意義:有利于消除一些學生對哲學的誤解,有利于同學們正確處理學習哲學和其他科學知識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解析:本題第(1)問屬于評析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對試題提供的觀點進行正誤的判斷,然后列出正誤的依據。本題第(2)問具有探究題的特點。解答時需注意結合材料和相關知識。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二政治:美好生活的向導隨堂檢測題2”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