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3第一章知識點:四大地區的差異
必修3的重要知識點是區域部分。下面是由育路小編整理的地理必修3第一章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地理必修3第一章知識點:四大地區的差異
① 四大地區的劃分:
東部:沿海10省區(冀、京、津、魯、蘇、滬、浙、閩、粵、瓊)(注:未包括港、 澳、臺地區);中部6個省區(晉、豫、皖、鄂、贛、湘);西部12個省區(新、內蒙古、陜、甘、寧、青、臧、川、渝、滇、貴、桂);東北3個省區(黑、吉、遼)。
② 比較區域差異的一般步驟:①地理位置的比較(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②自然環境的比較(地形、氣候、植被、水文、礦產資源等)③人類活動的比較(農業發展水平、工業發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勞動狀況、交通、市場等)
③ 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比較:
東部:社會經濟相對發達,工業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較高,發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對外開放時間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產業相對發達,工業結構以輕型和輕重混合型為主。
中、西部:地域廣闊,資源豐富,總體發展水平明顯落后于東部。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較大比重。工業結構西部以重型傳統工業為主,中部表現出一定的過渡性特征。
④ 改革開放的時空差異(見課本P18圖)
2、南北差異(東部季風區以秦嶺-淮河為界,分為南方和北方)
3、西部大開發
范圍:10+2+3(西部地帶10個省區,內蒙古、廣西兩個自治區,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邊3個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實施開發開放)。
條件:礦產、油氣、水能、土地資源等有突出優勢,發展潛力大。但西部基礎設施落后,人才、技術、資金匱乏。
意義:將西部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縮小東西部之間的發展差距,推動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實現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與邊疆安全;擴大國內市場需求;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地理必修3第一章知識點:四大地區的差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