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復習訓練題2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二政治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課時作業答案
1.C [解析] 一個民族的文化也是多 樣的,可以從民族節日、文化遺產、傳統文化等來展現,②說法錯誤,舍去。故選C。
2.A [解析] 本題考查文化遺產的作用。①②③都是西湖文化景觀申遺成功的原因。④不是原因,申遺成功不是因為其經濟價值,而是因為其特有的文化價值。
3.D [解析] 世界各種文化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是通過民族文化的形式呈現出來的。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又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正是由于各個民族文化心理結構和文化心理積淀的不同,造就了差異分明的民族性格。所以選D。A表述與題意不符。B、C兩項均包含在D中,D更具概括性。
4.A [解析] “異國風情”是不同國家民族文化差異性的體現,正是這種差異性才構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因此①②符合題意。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尤其在某些“強勢”文化的影響下,世界其他民族文化面臨被“同化”的危險,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世界文化的趨同性”;不同文化具有差異性,但是不同民族文化完全可以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交流實現共同發展。③④說法錯誤,舍去,故選A。
5.D [解析] 商貿活動、人口遷徙、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但是,小到親朋聚會、外出旅游,大到各種 經濟、政治、文化活動,都可以成為文化傳播的途徑,故選D。
6.C [解析] 中華文化的對外交流,并不是使中華文化成為世界的主流文化,③說法錯誤,故排除。①②④都是對外文化交流的意義。
7.C [解析] 從材料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同國家在法律、思維等文化層面上的差別,故A、B觀點正確。對民族文化之間的差別,在認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時,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故D也正確。文化交流是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前提下進行借鑒和融合,而不是消除差異,故C觀點錯誤。
8.C [解析] ③錯在“優劣”,世界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①②④符合題干要求,故選C。
9.D [解析] 考查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吳邦國的講話體現了世界文化平等觀,因為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D符合題意。A表述不準確,文化只有差異,不分優劣。B知識性錯誤,世界各民族文化有共性,也有個性。C表述不符合題干要求。故選D。
10.B [解析] 考查對民族文化多樣性,以及文化傳承的理解。剪紙藝術節的舉辦,有利于不同剪紙文化的交流、借鑒,有利于民族文化傳承和發展,維護和保持文化多樣性,故②③④符合題意。①說法不符合現實。故選B。
11.A [解析] 考查文化傳播的方式。所謂圖書漂流就是指將圖書放到公共場所讓大家閱讀,這個過程當然是文化交流與傳播的過程,A符合題意。B知識性錯誤,大眾傳媒是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C知識性錯誤,商貿活動、人口遷徙、教育等才是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D表述的是大眾傳媒的功能,與題干不符。
12.C [解析] 考查大眾傳媒的意義。依據所學知識,①③符合題意。②說法太絕對。④表述錯在“消除”。
13.[答案] (1)①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②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③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①對待文化的 多樣性,我們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尊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②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平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解析] 本題第(1)問屬于“原因類”主觀試題,第 (2)問屬于“怎么辦類”主觀試題。解答第(1)問時要圍繞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價值、作用等基本依據作答,說明道理即可。解答第(2)問時 ,要從尊重文化多樣性態度、原則等角度作答。
14.[答案] ①立足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借助現代文化傳播手段,推動嶺南文化走向世界。
②批判地繼承嶺南傳統文化,在弘揚優秀傳統的嶺南文化中推動嶺南文化走向世界。③加強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④做嶺南文化傳播的使者 ,增強嶺南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解析] 本題考查文化交流的有關知識。要注意結合材料的信息,如開發利用廣東的歷史文化資源、推動嶺南文化走向世界、進行網絡投票評選“嶺南文化十大名片”等,再對應相關知識回答即可。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二政治: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復習訓練題2”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