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山地的形成期末測試題2

2017-01-16 16:39:54 來源:高考幫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一地理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為向斜成山,乙為背斜成山

  B.甲為良好的儲油構造,乙為良好的儲水構造

  C.乙處可能有河流發育

  D.乙處地貌是斷層形成的

  解析:根據巖石中間老、兩側新,可判斷甲、乙同為背斜,再結合等高線可知甲為背斜成山;乙為背斜成谷;背斜為良好的儲油構造;乙處為山谷,可能有河流發育;乙處成谷的原因是在張力作用下,背斜頂部巖石疏松、破碎,易被侵蝕。

  答案:C

  9.甲、乙地質構造形成并出露地表的原因是(  )

  A.甲受擠壓,經侵蝕;乙受擠壓,經侵蝕

  B.甲受張力,經搬運;乙受張力,經沉積

  C.甲受擠壓,經風化;乙受擠壓,經侵蝕

  D.甲受張力,經侵蝕;乙受張力,經斷裂

  解析:背斜是受水平擠壓作用形成的,形成過程中或形成后由于地殼抬升被侵蝕而出露地表。

  答案:A

  [2013·百校名卷]象鼻山位于廣西桂林,因酷似一只伸鼻豪飲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稱為桂林山水的象征。讀象鼻山景觀圖,回答10~11題。

  10.下列關于象鼻山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山上的天然植被為落葉闊葉林

  B.“象鼻”形成與流水溶蝕作用有關

  C.象鼻山山體的基巖是巖漿巖

  D.山體的垂直節理性好

  解析:象鼻山位于桂林,為喀斯特地貌,其形成與流水溶蝕作用有關。天然植被主要為常綠闊葉林,基巖為石灰巖,是沉積巖的一種,垂直節理性好是黃土的特征。

  答案:B

  11.關于象鼻山地區地質作用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巖漿冷卻-沉積作用-垂直運動-流水溶蝕

  B.沉積作用-巖漿冷卻-垂直運動-風力侵蝕

  C.巖漿冷卻-垂直運動-沉積作用-風力侵蝕

  D.沉積作用-巖漿冷卻-垂直運動-流水溶蝕

  解析:巖漿冷卻后形成巖漿巖,巖漿巖經風化、侵蝕、搬運、沉積作用形成沉積巖,沉積巖經過地殼垂直上升運動出露地表,后經流水溶蝕形成喀斯特地貌。

  答案:A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一地理:山地的形成期末測試題2”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午夜福利院视频免观看在线 | 日本乱理伦片免费入口 | 色综久久综合桃花网 | 亚洲人成综合小说社区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欧美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