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同步練習

2017-01-16 17:07:31 來源:高考幫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一歷史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1、單選題

  (1)秦始皇統一天下后對新征服的六國實行重稅重役的政策,目的是( )

  A、削弱當地的力量以防止六國故地人民威脅其統治

  B、秦人對六國故地無感情 C、六國故地經濟較秦地富庶

  D、修建的重要工程都地處關東,所以就地取材

  (2)中國古代商人活動對統治者造成的不利影響有( ):①城市繁榮,出現眾多的商業都會②農民羨慕從商利潤豐厚,棄田從商③商人憑財勢侵奪地產使很多農民失去土地,造成社會的不穩定④奢侈之風導致人心腐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3)唐宋以后中國的東南地區賦稅較其他地區更為沉重,這是因為( )

  A、該地區經濟較其他地區發達,百姓相對富裕

  B、統治者對非統治中心的地區往往課以重稅

  C、削弱該地區人民的經濟實力,防止人民的反抗活動

  D、歷史上長期以來的重稅傳統

  (4)古代中國的重農抑商政策開始于( )

  A、春秋戰國時的各諸侯國為爭取農民支持紛紛實行該政策

  B、戰國時秦國的商鞅變法 C、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后

  D、漢武帝時加強對經濟的管理,與鹽鐵官營等政策同時施行

  (5)古代中國“禁奢侈”的政令往往難以真正取得實效,這是因為( )

  A、百姓收入多了都想過好日子,故不愿接受這項政令

  B、統治者和貴族高官不能帶頭禁奢,無法做到“上行”而“下效”

  C、商人的高消費生活敗壞了社會風氣 D、社會富足無需禁奢

  2、材料解析題

  材料一  上(南宋高宗)諭大臣……曰:“廣南市舶,利入甚厚,提舉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來,動得百十萬緡,皆寬民力也。”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材料二  明初,政府規定“片板不許下海”,……隆慶元年,明政府開放海禁,但在船只數目、貿易地點等仍有許多限制……16世紀中期到17世紀前期,流入我國的白銀近1.5億兩,17世紀后期流入2600余萬兩。然朝廷不此之圖,只圖罷市舶司,填平雙嶼港,燒毀出口大船,禁海令又起。 ??張豈之《中國歷史 元明清卷》

  材料三 (1661年)法蘭西“始有船只赴中國之廣州,但貿易額其微。” ??《中國對外關系簡史》

  請回答(1)材料一中“利入甚厚”主要說明了哪一現象?試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

  (2)試分析材料三中“貿易額甚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問答題:長安(今天的西安)、洛陽等北方名城在歷史上曾是商品云集、人口眾多、經濟繁榮的著名城市,尤其是唐代的長安還有許多外國人前來貿易學習,是聞名世界的國際性大都會。而唐以后這些北方名城漸漸失去他們往昔的繁華景象,經濟地位被揚州等南方城市所取代。通過本課的學習,你認為原因是什么?

  【答案】1、單選擇題(1)A (2)B (3)A (4)B (5)B

  2、材料解析題(1)南宋時對外貿易興盛,是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之一。統治者鼓勵海外貿易。(2)中國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的抵制,對外來商品的需求不大;政府的海禁政策限制了對外貿易。

  3、問答題:北方當初的繁榮是因為北方是春秋戰國時期農業就比較發達,有濃厚的基礎;而且北方是歷代王朝的統治中心,由于統治者的地區性經濟政策的傾斜,使得當地經濟繁榮。轉移到南方是因為唐以后北方戰亂頻繁大量人口南遷,而南方相對安定有利于發展經濟。南宋等朝統治中心也遷移到南方,加上南方優越的條件。南以南方漸漸取代北方的經濟地位。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一歷史: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同步練習”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 日韩一级香蕉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一二三区欧美日韩 | 天天在线视频精品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