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與民族精神同步訓練卷(附答案)2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二政治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10.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與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蕩中, 才能不斷豐富和發展,才能保持長久不衰的活力。這說明,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必須( )
A.珍惜和愛護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B.發揮黨的指導思想的“主心骨”作用
C.保持傳統文化不失去民族精神的本色
D.借鑒世界其他民族創造的先進文明成果,博采眾長
11.(2013•廣州模擬)有一首歌名字叫《中國志氣》,歌里唱道:人有精神老變少,地有精神土生金,寧肯咱少長肉,瘦也要先長筋……精神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至關重要,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成為我國人民精神世界主流的是( )
、偃藗兊母偁幰庾R、效率意識和金錢意識
、趷蹏髁x、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
、劭茖W文明、開拓進取的思想觀念和道德風尚
、芨鞣N流行文化、大眾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與文化建設之間的關系是( )
A.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
B.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
C.文化建設就是中華民族精神建設
D.只有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才能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13.(26分)(2013•南京模擬)中華飲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不斷創造積累、走向完善并自成體系的獨特文化。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就是以美食作為窗口,讓海內外觀眾在領略中華飲食之美的同時,又推廣了中華飲食文化。一道菜就是一個故事,一個湯就是一種文化,鍋碗瓢盆透出的都是豐厚悠久的文明: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區域性特征;風味多樣、四季有別、講究美感、注重情趣、食醫結合的多樣化特征;食源開發、食具研制、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的多角度審視……
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反映了中華文化的哪些特點?(8分)
(2)談談我們應如何堅持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18分)
14.(26分)材料一 當今,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培育民族精神,美國以強化“ 美國精神”為公民教育的重點。俄羅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對全民特別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大綱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韓國的愛國主義教育以政府為主導,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韓國精神”。
材料二 2012年5月,廣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中首次公布了新時期廣東精神,即“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厚于德”是新時期廣東精神的首要內容,是廣東精神的靈魂。“厚德”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于德”,即具有像大地一樣寬厚的美德,容載萬物,仁愛奉獻。“厚于德”是我們傳統文化之本,是我 們民族精神的基礎,是中華民族美德的一種概括,也代表了廣東人的道德情懷和價值追求。
(1)材料一、二共同說明了什么問題?(8分)
(2)從民族精神的角度說明為什么要大力弘揚“廣東精神”。(18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選B。各民族過春節的形式各有不同,一方面說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同時說明我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①③正確;②④與題意不符。
2.【解析】選A。茂名打造鮮明特色的地方文化,表明地域文化有各自特色,故A項正確,B、C兩項錯誤;D項混淆了中華文化與地域文化在整體與部分、共性與個性方面的關系。
3.【解析】選C。中華美食的英文譯法是文化的形式而非內涵,A項不選;B項夸大了規范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作用;C項更切合材料;材料中的做法是對中西 文化的尊重而非減少中西文化的差異,D項不選。
【變式備選】國家旅游局推出“中華文化游”主題旅游年活動,主要圍繞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將中國的旅游資源推向世界。這一活動有利于( )
①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谪S富中國傳統文化基本內涵
、墼鰪娒褡逦幕亩嘣蕴卣
④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與借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選B。將我國的文化旅游資源推向世界,增進世界對我國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增強中外文化的交流與借鑒,故①④正確;中外文化的交流能夠豐富中華文化,但不僅僅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排除②;③與題意不符,排除。
4.【解析】選D。海內外華人公祭華夏始祖黃帝,體現的是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體現了傳統文化精神紐帶的作用,③④正確。此處未體現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系,也沒有講到文化遺產,①② 與題意不符。
【知識拓展】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
中華兒女追念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功德,祈愿中華民族團結進取、和諧共榮,祈愿偉大祖國繁榮昌盛、前程似錦。
頌揚軒轅黃帝的偉大功德和不朽功勛,寓意中華兒女傳承先祖精神、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夙愿。
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傳承著同根共祖的理念,發揮著促進民族認同和團結的作用。在中華各民族一體發展過程中,各民族相互交流融會,通過祭祀黃帝,把華夏共祖的觀念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促進了華夏各族的相互認同和凝聚團結。
5.【解析】選B。題中觀點強調了思想觀念即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必須加強文化建設,②③正確。①④皆屬于錯誤觀點。
6.【解析】選C。進行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等活動促進了民族間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促進中華文化的繁榮,②③正確。各民族文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 ①錯誤;④“核心”錯誤。
7.【解析】選C。中 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中,A項錯誤;B項說法過于絕對;D項錯誤,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我國的優秀文化作品中凝聚著民族精神, C項正確。
8.【解析】選D。方達帶領母親走出心靈的廢墟,走出痛失親人的陰霾,完成艱難痛苦的心理重建,體現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和不斷進取的精神力量。②④體現的是一種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故選D項。①體現的是愛國主義,③體現的是勤勞勇敢,均與材料無關。
9.【解析】選B。本題要求回答的是廣泛開展民族精神教育的原因,強調民族精神的意義,故選①③。②④并非原因,故排除。
1 0.【解析】選D。題干強調的是與其他文明的交流,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皆與題意不符。
11.【解析】選D。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文明、開拓進取的思想觀念和道德風尚是今天我國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②③正確。①④觀點錯誤。
12.【解析】選A。B、D兩項不是對二者關系的表述;C項說法錯誤,縮小了文化建設的范圍;A項是對二者關系的正確表述。
13.【解析】本題考查如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這是近幾年高考中的高頻考點,常以主觀題的形式出現;卮鸬(1)問要把握準角度。中華飲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必然具有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以及包容性。回答第(2)問時要從立足實踐、繼承發揚、交流借鑒等角度回答。
答案:(1)①中華飲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說明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②中華飲食文化具有區域性、多樣 化和多角度審視等特點,說明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壑腥A飲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體現了中華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
(2)①立足社會實踐,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
、诶^承傳統,推陳出新,為中華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圩鹬匚幕鄻有,加強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播。
14.【解析】第(1)問,材料一、材料二都是圍繞重視民族精神展開的活動,可從重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角度作答。第(2)問設問限制了答題角度“民族精神”,故可以從民族精神的作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義角度來談。注意不能照搬理論,要點明“廣東精神”與民族精神的內在聯系。
答案:(1)材料一、二共同說明了當今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2)①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廣東精神”對廣東的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具有巨大的靈魂支柱作用與不竭的動力源泉作用。②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無論什么時候,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廣東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廣東的地域體現,這種精神猶如一面旗幟,推動著廣東經濟社會的發展。③大力弘揚“廣東精神”,有利于提高廣東人民的綜合素質;有利于凝聚群眾力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有利于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廣東精神”將不斷激勵廣東人民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不斷奪取新勝利,從而增強廣東地區的綜合競爭力。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二政治:文化與民族精神同步訓練卷(附答案)2”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