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區域生態環境建設跟蹤訓練(附答案)2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二地理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下圖是我國歷史時期森林植被遭破壞地區分布圖。讀圖,完成10~12題。
10.秦代以前和西漢時期相應地區森林植被遭到破壞的主要原因是( )
A.氣候變化
B.興修水利
C.毀林開荒、營造帝王宮殿和陵墓
D.自然災害
11.關于圖中地區森林現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a地區為亞寒帶針葉林區
B.b地區以人工林、次生林為主
C.c地區森林覆蓋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D.d地區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采伐林區
12.圖中e地區與森林破壞有關的常見自然災害和生態問題有( )
A.沙塵暴 B.泥石流
C.鹽堿化 D.臺風
【解析】 第10題,讀圖可知,秦代以前森林遭破壞的地區主要分布在黃河中下游地區;西漢時期,范圍擴展到長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區,且包括x疆的部分綠洲地區。當時生產技術比較落后,遭破壞的原因是毀林開荒發展農業和營造帝王宮殿與陵墓。第11題,a地區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的東部,地處中溫帶地區,屬溫帶針闊葉混交林;b地區分布在長江以南,森林覆蓋率較高,但人工次生林較多;c地區位于內蒙古高原西部,森林覆蓋率很低;d地區位于西南林區,交通不便,一直沒有成為我國最大的采伐林區。第12題,e地區位于我國的西南,降水豐富、地形崎嶇、地質條件復雜,森林一旦被破壞,極易導致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災害。
【答案】 10.C 11.B 12.B
二、綜合題(共40分)
13.2004年至2009年,內蒙古荒漠化土地面積減少4 671平方千米,年均減少934平方千米,重點治理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8分)
(1)A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主體位于______________(省區)。從自然區來看,該山脈以東是__________,以西是____________。
(2)B地區是內蒙古的科爾沁地區,近年來土地沙化嚴重,試分析原因。
(3)C地區是內蒙古的呼倫貝爾草原,試分析荒漠化的特點及成因。
(4)針對該區域的荒漠化問題,應采取哪些措施進行治理?
【解析】 第(1)題,A山脈是大興安嶺,主體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東部季風區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區的分界線。第(2)題,科爾沁沙地是由過度開墾形成的。第(3)題,呼倫貝爾草原的斑點狀荒漠化圈,主要分布在水井周圍,集中連片的掘水工程使得牲畜數目迅速增加,大面積的草地被破壞。第(4)題,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進行治理。
【答案】 (1)內蒙古自治區 東部季風區 西北干旱半干旱區
(2)過度農墾,破壞植被。
(3)特點:斑點狀的荒漠化圈。成因:水井周圍集中了大量牲畜,過度放牧。
(4)調整土地利用結構,退耕還林、還草,擴大林草面積;集約經營水土條件好的丘間低地,營造護田林和防護林等。
14.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22分)
材料一 下面為2011年世界原木消耗量最大的五個國家原木消費量、自給率及中國原木進口主要來源圖。
材料二 下圖為1995~2011年中國原木生產量、消費量變化曲線圖。
(1)原木自給率最高的國家是________;中國原木進口最大來源國的森林類型主要是________林。
(2)自________年以后,我國原木進口量明顯增加的重要原因是在東北、西南林區加強了對________的保護工作。
(3)森林的過度砍伐對全球生態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4)芬蘭、瑞典兩國森林覆蓋率高,人均木材蓄積量很大,但兩國仍需大量進口木材,簡述其原因。
(5)森林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和環境資源,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我國在森林資源的保護利用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第(1)題,由材料一圖可判斷原木自給率最高的國家是美國,中國原木進口最大來源國是俄羅斯,主要森林類型是亞寒帶針葉林。第(2)題,讀材料二圖可知1999年(或2000年)后我國原木消費明顯大于生產。我國東北、西南主要是天然林。第(3)題,森林被毀造成生物多樣性減少,加劇全球氣候變暖。第(4)題,芬蘭、瑞典地處高緯度,且均為發達國家,本國木材品種較單一,木材消費量大,且為保護本國森林資源所以仍需大量進口木材。第(5)題,我國森林覆蓋率比較低,對木材的需求量又比較大,因此在森林資源的保護利用上應采取的措施有:大力植樹造林,提高木材利用率、開發木材替代品、從國外進口木材等。
【答案】 (1)美國 亞寒帶針葉(或針葉)
(2)1999年(或2000) 天然林(或森林)
(3)加劇全球氣候變暖(或溫室效應增強) 生物多樣性減少(或大量物種滅絕)
(4)①木材加工業發達(或木材消費量大);②保護本國森林資源;③本國木材品種較單一(或本國森林生長較慢)。
(5)①大力植樹造林;②提高木材利用效率;③開發木材替代品;④從國外進口木材。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二地理:區域生態環境建設跟蹤訓練(附答案)2”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