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高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淚珠與珍珠
育路小編為大家提供了人教版高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淚珠與珍珠,希望對大家學習有所幫助!
作者:琦君 閆玙呂青樊瑾淚珠與珍珠
琦君,生于1918年,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臺灣著名作家。她的創作以散文為主,兼以小說、兒童文學、評論等。她的散文風格是溫潤婉約。例如,我們今天將要學到的《淚珠與珍珠》,作者用極為清新安靜的文字表達了她內心的波濤洶涌,闡釋了很深的人生哲學。她的代表作有小說《橘子紅了》,散文集《桂花雨》《紅紗燈》等。書中淚分離淚親子淚奮斗淚慈悲淚感恩淚少女心思鄉心慈母心堅忍心慈愛心感激心
眼因流多淚水而愈益清明
心因飽經憂患而愈益溫厚淚珠珍珠與不知愁的少女,總是寫淚與愁的詩。
(1)馬區夫人:“眼因流多淚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飽經憂患而愈益溫厚。”
我們那時的少女情懷,并未能體會什么憂患,只是喜愛文學句子本身的美。
(2) 謝冰心: “雨后的青山,好像淚洗過的良心。”“雨后的青山是有顏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著、看不見的。聰明的作者,卻拿抽象的良心,來比擬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極了。”
比喻實在清新鮮活 非常有趣 在作文的描寫方面多了一層領悟
(3) 白居易:“莫染紅絲線,徒夸好顏色。我有雙淚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爐火,炎氣徒相逼。我有兩鬟霜,知君銷不得。”
(4)杜甫:“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3)從牡蠣造珠這件事中,感悟到:生命在奮斗歷程中是多么艱苦。 這一粒珍珠是牡蠣為了生存而落下的艱辛之淚。
(1)外子與親人相見欲哭無淚的痛苦。
(2)母親對于親情欲訴而不能的眼淚。從自己對兒子的情感中體會到母親對自己的情感。這對人生又有了高一層的領悟。所以說:“眼因流多淚水而愈益清明。”
人生必于憂患備嘗之余,才能體會杜老“眼枯見骨”的哀痛。
“觀音流淚”是因為愿為世人負擔所有的痛苦與罪孽,愿為天下蒼生幸福平安而落 淚。這是一種愛之真切的淚,是一種神圣的、幸福的淚。
他們滿懷感恩的心,是最純潔真摯的。
(2)基督徒是為耶穌為背負人間罪惡釘死在十 字架上而流下的最最純潔真摯的淚水,是一種感恩之心的激動的淚水。
慈悲的觀音,愿為世人負擔所有的痛苦與罪孽。
1、文中寫了人生的哪幾個階段?作者在這幾個階段中對眼淚的理解分別是怎樣的?思考:
琦君,“臺灣文壇閃亮的星星”,是一位在許多方面與冰心相似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多寫青年記憶、母女之情、友伴之誼,善于用極為清新安靜的文字表達內心的波濤洶涌,闡釋很深的人生哲學。文章語言清麗優美,情感表達細膩真率,被人稱為“在不大的題材領域開掘出了一口深井”。
走近作家
2、文章題目為“淚珠與珍珠”,可是寫淚珠的內容很多,涉及珍珠的卻很少,你是怎樣認識淚珠與珍珠的關系的?
思考:3、假如把這些眼淚比做珍珠,那么貫穿起這些大大小小珍珠的線,也就是主旨句是什么?它在文中出現了幾次,這幾次的出現是不是簡單的重復? 這個句子又有什么深刻的含義呢?思考:他蹲在一堵墻外,滿身疲憊的風塵。先是呆呆地看著街景,后來,他用手捂住臉嗚咽。眼淚從指縫處不住地溢出來,匯成小溪流。午后的陽光,照在上面,反射著慘痛的晶瑩。他的頭上,霜花點點。墻內,是看守所。他20歲的兒子,因跟人合伙搶劫,被關在了里面。
一個父親的淚
車站,她來追執意要遠走的女兒。女兒打扮得新潮入時,她卻頭發蓬松,衣著黯淡。她不住地懇求著女兒:“媽媽求你了,你不要走啊……”女兒根本沒耐心聽,女兒回的話,幾乎有些惡狠狠:“你煩什么煩,我的事不要你管!”女兒等的車,終于到站,女兒甩開她試圖牽拉的手,跳上去。車到底還是開走了,做女兒的,連頭都沒回一下。她站在人來人往的車站,呆呆地望著女兒遠去的方向,淚水從她臉上,成串成串地流下。
一個母親的淚
他尋找離家出走的妻,持了妻的照片,問每個路過的人:“你見過她嗎?”問得嘴唇干裂。一年之中,他走遍大半個中國,妻還是杳無音信。一次,得了消息,某個大山溝里一戶人家買來的媳婦,很像他的妻。他立馬去尋,餓得頭暈眼花,差點一腳摔下山崖。后來的后來,妻還真的被他尋著了。她已再度嫁人,養得珠圓玉潤,堅決不肯跟他回家。男人蹲在馬路邊,哭得號啕。
一個丈夫的淚
丈夫背著她挪用公款給同學做生意,結果生意失敗,公款還不上了。丈夫害怕之下,選擇了逃離,于一個早晨,撇下她,一去不返。她鼓足勇氣上了電視臺的情感節目。面對無數的觀眾,她潸然淚下。她對著鏡頭,呼喚她的丈夫:“回來吧,哪怕是坐牢,我們一起坐。欠下的債務,我們可以一起還……”
一個妻子的淚
偉人也有過流淚的經歷,作為一名平凡的中學生我們也有過自己暗暗流淚的時候。我們是伴隨著眼淚長大的,我們應該深深領悟到:流淚的過程就是不斷成長成熟的過程,流淚的過程就是不斷努力奮斗的過程。只有在成長中我們才能領悟到人生的真諦,只有從奮斗中我們才能得到最珍貴的收獲。所以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淚珠就沒有珍珠
總結概括
本課結束,謝謝觀賞!
晚年時代
三個階段:
少女時代
中年時代
詩文中的淚
現實中的淚
宗教中的淚
生命在奮斗歷程中是多么艱苦,磨難、憂患也是人生的一筆財富,淚水的珍貴在于它是人生價值的體現,是戰勝苦難后的精神升華,同樣珍珠也是牡蠣為了排除體內的沙子,不斷分泌液體,將沙子包圍起來而形成的,這一粒珍珠,是牡蠣為了生存而掉下的一滴艱辛的淚。他們兩者都蘊含著一個哲理:生命都因飽經痛苦地煎熬而顯出了珍貴的一面。
人教版高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淚珠與珍珠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能幫助同學們鞏固復習知識點。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2017人教版高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淚珠與珍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