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復習:重視模考反映的知識漏洞
"高考地理復習:重視模考反映的知識漏洞"一文由育路編輯整理,更多精選內容請關注育路網!
高考地理復習:重視模考反映的知識漏洞
高考日益迫近,如何利用高考倒計時2周的時間,取得地理復習的較大成效,就必須重視模考反映出同學們還存在的知識漏洞,即一些重要地理原理模糊,解題思路不清,讀圖析圖能力還有待提高等問題。下面就此給同學們提幾點建議:
1、轉變一個認識。要認識到沖刺階段是個性化的復習,因為每個同學在模考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是不一樣的,如有些同學對一些重要地理原理理解上還比較模糊,那么這些同學就必須對重要地理原理進行一下回顧,力爭把每一個疑問都消滅在下次考前。要特別重視對考點的梳理。對照考點逐條像過電影一樣地回顧,看自己還存在哪些遺漏,針對不足及時補上。
2、構建知識網絡。高中系統地理知識應注重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區域地理要抓住區域特征,從自然和人文兩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常見題型要掌握答題結構,如回答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一般要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方面去思考;解決某種資源短缺問題一般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去考慮等。這些常見題型的答題規范,要爛熟于心,才能應付自如。
3、回歸課本,強化訓練,提高能力。沖刺階段復習專題要少而精,答題時,解析的一般步驟包括:審題——審時間、空間;析題——析因果關系;答題——答要點要素。用規范地理術語作答,特別注意不寫錯別字,尤其是中國地名。必須熟悉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輪廓,可以利用鐵路干線將它們穿起來。每天要做限時訓練,找到做題的感覺和節奏感。
4、處理好主干知識與熱點問題的關系。熱點問題很多,可采取“廣種薄收”的復習方式,即在老師的指導下用類似頭腦風暴的方式回顧相關的知識,并嘗試自己去設問。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脫敏”,當試題中遇到熱點問題的時候就能夠從容作答。熱點問題最終落腳點還是考查地理知識與地理能力,就應該把主干知識復習到位,掌握基本的解題思路,形成地理思維能力。這些主干知識和重要能力主要有:重要區域的識別能力,等值線圖的解讀能力,從圖中獲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概括提煉的能力,地球運動的意義,常見天氣系統,氣候類型的成因與分布,洋流成因、分布及其地理意義,水循環的環節與意義,地質構造與地貌景觀的成因分析,巖石圈物質循環,地域分異規律,人口增長、結構、問題與政策,城市地域結構及城市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農業地域類型的分布、特點與區位因素,工業地域及其區位因素、工業與城市功能區的微觀布局,環境問題如酸雨、全球變暖等的成因、分布與防治措施,生態破壞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次生鹽漬化的成因、分布,地理信息技術的特點與應用領域等。下列熱點應該特別關注,它們是:自然災害特別是地震和旱澇災害的分布與成因、高速鐵路建設、上海世博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墨西哥灣石油泄漏與生態災難、索馬里護航與北印度洋洋流、清潔能源的分布、成因與國家能源安全、世界杯足球賽舉辦地南非、日全食、西南大旱、沙塵暴、酸雨、全球變暖與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厄爾尼諾、濕地的功能與保護等。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考地理復習:重視模考反映的知識漏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