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中醫藥大學專業介紹-中醫學
長春中醫藥大學前身是建于1950年的長春中醫進修學校,1958年長春中醫學院正式成立,2004年被列為吉林省重點高校,2006年經教育部批準正式更名為長春中醫藥大學。學校設有三個校區(凈月校區、紅旗校區、民主校區),總占地面積56.61萬平方米(850畝),總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凈月主校區坐落在風景宜人的凈月旅游經濟開發區。
中醫學
一、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中醫藥理論基礎、中醫學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技能,能在各級中醫院、中醫藥科研機構及各級綜合性醫院等部門從事中醫臨床醫療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二、主要課程:中醫學基礎、中醫診斷學、現代醫學基礎、中醫古典醫籍選讀、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兒科學、針灸學等。
三、修業年限:五年
四、授予學位:醫學學士學位。
五、專業優勢及特色:
中醫學專業是我校優勢和重點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是高等學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是吉林省“十二五”特色專業。中醫學科是吉林省重點一級學科,是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學科在學術發展和科學研究等諸方面成績顯著,尤其是中醫急癥的研究處于全國領先地位。中醫腦病學、中醫心病學、中醫肺病學、中醫骨傷科學、針灸學、推拿學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建設學科。內經、中醫傷科學是國家級精品課;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骨傷科學、推拿學是省級精品課;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醫古文、中醫婦科學、中醫眼科、中醫兒科、診斷學基礎、溫病學是省級優秀課。
50多年來,專業始終踐行“啟古納今,厚德精術”的辦學理念,建立了“前期趨同、后期分化”的多樣化、模塊化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厚基礎、寬口徑、精技能、重個性”的人才培養特點。“前期趨同、后期分化”:在中醫學專業的總體框架內,在基礎課、專業基礎課、部分專業課的學生培養前期是基本相同的,培養后期我們實行了傳統中醫、中西醫結合、健康醫學、全科醫學、卓越中醫師五個培養課程模塊,根據學生自己特點和成績,自主選擇。
中醫培養模塊:系統學習、掌握中醫藥基本理論知識和中醫臨床醫療技能,強化中醫思維方式和方法論的訓練,準確把握中醫學的本質和規律,夯實專業基礎理論功底,培養具有中醫臨床各科疾病診療基本能力,畢業后能夠從事中醫各科疾病的臨床醫療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中西醫結合培養模塊:系統學習、掌握中西醫基本理論知識和中西醫臨床醫療技能,培養具有中西醫臨床各科疾病診療基本能力,畢業后能夠從事中西醫各科疾病的臨床醫療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全科醫學培養模塊:系統學習、掌握深厚的中醫理論知識和扎實的臨床各科診療技能為基礎,著重全科醫學、健康管理理念的培養,畢業后能夠在各級中醫院、綜合性醫院中醫科、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農村為個人、家庭和社區提供防治、保健一體化的基本醫療保健服務,進行生命與健康的全程監護管理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健康醫學培養模塊:培養學生先進的中醫健康理念,掌握中醫基本理論,中醫養生、預防、保健、康復、治療的知識,及現代醫學知識和實踐技能,為人們健康保障提供優質服務的能力。畢業后能在各級治未病中心、社區醫療機構、衛生管理部門、健康宣傳機構從業的高級應用型中醫藥專門人才。
卓越中醫師培養模塊(任繼學國醫大師班):從課程體系、教學模式、考核評價機制、學生管理等各方面進行教學改革,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突出“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中醫培養特色,為培養“高素質、強能力、應用型”的中醫學人才奠定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責任編輯:白小軍)
分享“長春中醫藥大學專業介紹-中醫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