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理工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介紹
貴州理工學院于2012年1月掛牌,貴州理工學院是在原貴州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內部院系,原屬貴州工業大學)的基礎上建立的,學校的主校區位于原貴州大學蔡家關校區(原貴州工業大學),是省委、省政府應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和城鎮化帶動戰略對理工類實用型人才之需而決定創辦的一所省屬本科院校。
學院坐落在祖國西南的避暑之都——林城貴陽市郊的阿哈湖畔,占地877.1畝,現有校舍面積27.4萬平方米,教學儀器 設備價 值7132.42萬元,生均資產1.426萬元,館藏紙質圖書資料53.89萬冊、數據文獻資源6個,校內實習、實訓基地2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0個,室內體育場館2個。現有管理人員90人,專任教師314人。專任教師中56.1%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其中博士31人;46.5%具有副高以上職稱,其中教授53人。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
主要課程:
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制造技術、液壓與氣動技術、機電設備控制技術、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微機原理及應用、可編程控制器、測試技術、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護、CAD實訓、數控機床的編程和操作實訓、機床電器控制實訓、數控加工實訓、液壓與氣動實訓、金工實習、電工電子實習、畢業實習(設計)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業、創新精神和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等專門人才,掌握機械技術和電氣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相應實踐技能以及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熟練進行機電一體化產品和設備的應用、維護、安裝、調試、銷售及管理的第一線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領會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原理,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快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崗位需要的實際工作能力;具有創新、創業精神、良好的道德和健康的體魄。
畢業生具備的專業知識與能力:
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制圖、機械、電工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應用的基本知識和能力。掌握機械加工過程的基礎理論、生產工藝和操作技能。熟練使用AutoCAD等常用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繪制各種產品裝配圖和零件圖;能熟練地編制數控機床加工程序,操作普通數控機床加工工件,具有安裝、調試、使用普通數控機床的基本技能;具有分析解決專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以及進行科學研究、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初步能力。具備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和初步組織管理和技術指導的能力。具備工科大學生所需的分析計算能力,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以及較好的外語能力。通過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和全國英語等級考試(三級水平)。了解本專業和相關學科的發展動態。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達到勞動部門頒布的本專業中、高級以上技工的技能水平,并通過考核取得相應的等級證書。通過各門理論和技能課的考試(考核),獲取畢業證書。
就業方向:
機電一體化專業是一個寬口徑專業,適應范圍很廣,學生在校期間除學習各種機械、電工電子、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檢測傳感等理論知識外,還將參加各種技能培訓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充分體現重視技能培養的特點。學生畢業后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業、公司,從事加工制造業,家電生產和售后服務,數控加工機床設備使用維護,物業自動化管理系統,機電產品設計、生產、改造、技術支持,以及機電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銷售、經營管理等等。
1、主要就業崗位: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安裝、調試、維修、銷售及管理;普通機床的數控化改裝等。
2、次要就業崗位:機電一體化產品的設計、生產、改造、技術服務等。
(責任編輯:李云龍)
分享“貴州理工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介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