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地理:必修2知識點工業地域的形成
一、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工業地域
1.工業聯系
(1)生產工序上的工業聯系(投入——產出的聯系)
第一種是甲企業的產出是乙企業的投入。
如紡紗——織布——印染——服裝制造。
第二種時同一工廠中不同工序之間的聯系
也屬于這種聯系方式,如汽車組裝廠、生產流水線。
(2)空間利用上的工業聯系
有些工廠相互之間并沒有生產工序上的聯系,卻在地理空間上聯系在一起,工廠之間這種空間聯系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基礎設施,有的為了共同利用廉價勞動力等,如某些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不同工業企業
(3)信息上的工業聯系
2、工業集聚
在工業發展中,具有工業聯系的一些工廠往往發生工業集聚現象。
分類:專業化生產的工業集聚、共用基礎設施的工業集聚
工業的集聚的優點,可以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
3.工業地域
(1)工業地域的概念
工業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們稱之為工業地域。
(2)工業地域的形成
工業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過程,可分為兩類:
、僮园l形成的工業地域
主要是在生產上有投入—產出聯系的工業企業自發集聚形成的;
②規劃建設的工業地域
既有與前者相同的類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礎設施條件吸收下,不同工業集聚而形成的。
(3)工業地域的性質
工業地域按照發育程度的不同,分為兩類:
、侔l育程度較低的工業地域
(如食品工業),以當地農副產品加工工業為主,工業聯系簡單、規模小、工廠少。
②發育程度較高的工業地域
(如鋼鐵工業區),工業聯系復雜、面積大、協作企業多、生產規模大,往往能夠形成專業化很強的工業城市。我國和世界許多著名的“鋼城”“石油城”“汽車城”。
二、工業分散與工業的地域聯系
近些年來,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復雜的工業(如飛機、汽車制造工業和電子工業等)開始出現分散的趨勢。跨國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優區位條件,降低成本,以最終獲得最大的綜合經濟效益。
(責任編輯:康彥林)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分享“高一 地理:必修2知識點工業地域的形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