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學習中的解題方法

2017-01-23 10:31:38 來源:精品學習網

   一、客觀題:排錯;除異;選優

  二、主觀題

  1、審材料(主題;分析、綜合 ):

  ①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整體觀點);

  ②劃分層次(根據標點符號);把握大概的知識點;

  ③中心句,關鍵詞(劃出來、圈起來);聯系具體知識點;

  ④邊審材邊簡要擬列提綱,防止遺漏知識點(不要忽視整體觀點)。

  2、審設句:

  ①范圍(如果沒有給,就要聯系材料自己判斷,材料側重哪方面就重點寫哪方面);

  ②題型(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認識題,意義題);

  ③設問中的主體和客體。

  3、組織答案要點

  (1)要點:①段落化;②序號化;①②③abc;③規范化(專業術語+時政語言)

  (2)技巧:①先重點,再其它;②先觀點,再材料;③先教材,再創新(時政語言);④搜索課本相關語言,把材料語言轉化為課本語言。

  政治學科解題方法(經濟常識)

  一、是什么

  1、圖表題(說明經濟現象):①概括材料(表頭、表格;橫比和縱比、附注、關系;因果聯系和整體與部分聯系);②得出結論(問題所在+時政熱點)。

  2、運用經濟學知識分析經濟現象:經濟學原理(要點+內容)+聯系材料。

  二、為什么

  1、一般型:地位、作用、意義、現狀(概括材料)。

  2、意義型:兩個角度(國內國際);三個主體(國家、企業、人民;勞動者和消費者)

  (1)國家

  A、國內經濟:有利于①社義根本任務、社義本質,社義生產目的;

  ②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

  ③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完善社義市場經濟,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效益;

  ⑤調整經濟結構,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⑥具體的時政意義(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社義和諧社會、兩型社會、科技進步自主創新、新農村建設)。

  B、對外經濟:

  a、本國:有利于

  ①對外貿易的四個作用;

  ②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提高國際競爭力;

  ③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

  ④促進對外貿易,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⑤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實現共同富裕;

  ⑥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b、世界:有利于

  ①推進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各國經濟交流與合作;

  ②互通有無、調濟余缺,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③有利于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推動各國和世界經濟的發展。

  c、區域合作交流方面:有利于

  ①優勢互補,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

  ②促進區域經濟合作交流,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③鞏固和擴大合作區域內的市場,增強區域合作地區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力;

  ④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共同繁榮。等等

  (2)人民:有利于

  ①促進就業,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②調動勞動積極性、主動性;

  ③增強意識(市場和競爭等),樹立正確的觀念(消費觀等);

  ④維護合法權益 (生命財產安全)。

  (3)企業:

  (1)國內:有利于

  ①提高市場競爭力,爭奪占有市場;

  ②改進技術,改善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

  ③提高產品質量,優化產品結構;

  ④樹立企業良好的信譽和形象,獲得更多利潤和收益;

  ⑤提高經濟效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2)對外:有利于

  ①互通有無、調劑余缺,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②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勞動生產率;③提高國際競爭力與產品的國際化水平 。

  三、怎么辦(國家、企業、個人)

  (1)國家A、生產領域:

  ①解放發展生產力,提高綜合經濟實力;

  ②市場經濟的兩只手,以市場調節為基礎,優化資源配置;

  ③國家宏觀調控的三種手段(加強市場監管,完善市場環境,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④經濟手段(財政/貨幣/消費/對外政策);

  ⑤改革和完善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分配制度和原則、社會保障制度);

  ⑥深化企業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效益;

  ⑦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發展第三產業,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⑧時政舉措(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從寬的貨幣政策、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B、分配領域:

  ①不斷解放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增加人民收入;

  ②堅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

  ③堅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則,逐步縮小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

  ④用財政、稅收等經濟手段加強宏觀調控,取締非法收入、調整過高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⑤健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快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構建和諧社會。

  ⑥在發展生產,增加國民收入的基礎上,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

  C、交換和消費領域:

  ①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加強市場監管,依法打擊各類經濟違法犯罪。

  ②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

  ③大力發展經濟,優化家庭消費結構,提高人民消費水平。

  ④倡導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提倡適度、科學、文明消費。

  ⑤完善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加強市場監管,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⑥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和法制觀念。

  D、對外經濟領域:

  ①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

  ②加強對外貿易,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資金,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

  ③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在平等互利的基礎開展雙邊貿易,反對不等價交換,倡導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④推進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優化外貿結構,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⑤運用關稅等經濟手段,加強對外貿易調節,促進國際收支平衡。⑥熟悉和運用世貿規則,解決國際貿易爭端。(2)企業

  ①價值規律作用的三個要求:

  a、樹立市場意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產品結構,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

  b、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生產經營者的素質;

  c、提高風險意識和競爭意識,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

  ②提高經濟效益的四點:

  a、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技術,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使企業的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b、采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最少的消耗生產出最多適應市場需要的產品;

  c、企業生產要面向市場,生產優質、適銷對路的產品,并注意研制開發新產品;

  d、鼓勵兼并、規范破產,不斷完善兼并和破產制度。

  ③提高市場競爭力,開展正當競爭的五點:

  a、企業要保證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提供優質的服務;

  b、企業必須提高企業的形象和信譽,樹立品牌意識,創立名牌產品;

  c、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要開展正當競爭,反對不正當競爭;

  d、提高企業經營者的素質,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e、自覺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市場交易原則,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④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途徑:

  a、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把工業化與信息化結合起來;

  b、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c、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推進科技的進步和創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d、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正確處理工業化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3)人民A、勞動者:

  ①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制意識,簽訂勞動合同,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具體權利)。

  ②參加勞動培訓,提高職業技能。

  ③遵守職業道德,樹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

  ④轉變就業觀念,積極創業。

  B、消費者:

  ①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適度、科學、文明消費;樹立節約和環保意識,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 ②增強權利意識,自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具體權利)。

  ③增強法制觀念,學法、懂法、用法,依法維權(維權途徑)。

  ④提高自身素質,履行義務,遵守社會公德。四、談認識(看法)

  ①是什么:現象的性質;

  ②為什么:

  a.原理/內容分析;

  b.正面意義/反面危害及實質;

  ③怎么辦:舉措(書上+材料)

  一、解題三部曲:世界觀;方法論;聯系實際。

   二、注意答題范圍:

  ①(辨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人生觀與價值觀、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

  ②哲學道理(世界觀+方法論)、哲學原理(世界觀)、哲學依據(世界觀)、哲學啟示(方法論)的區別。三、注意答題角度

  1、是什么:

  ①體現了什么哲學道理或運用哲學道理分析上述材料:哲學原理(名稱+內容)+方法論+聯系材料。

  ②運用具體哲學道理分析:哲學原理(名稱+內容)+方法論+聯系材料。

  ③哲學啟示型:方法論+原理名稱+聯系材料。

  2、為什么:

  ①哲學依據(哲學原理);

  ②書本中的含義、地位和現實意義;

  ③歸納材料,提煉要點。

  3、怎么辦:

  ①含義;

  ②書本要點;

  ③提煉材料,作為要點。

  4、談認識、談看法(辨析題):

  ①下判斷(正確、錯誤和不科學);

  ②正確的部分要論證(運用正確的哲學道理);

  ③錯誤的部分要糾正

  (a、擺出正確的道理內容;b、指出錯誤的實質及危害);

  ④總結一個正確的結論。政治學科解題方法(政治常識)(關鍵是分清主體和客體,答題思路:原理依據+聯系材料+現實意義+客體)1、是什么:原理依據+分析材料

  2、為什么:

  ①國家機關(政府):

  a.國家性質 ;

  b.職能+原則;

  c.宗旨(國家機構是人民利益的執行者和捍衛者);

  d.現實意義:推動民主政治建設、構建社義和諧社會,貫徹落實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

  ②黨:

  a.性質和宗旨(先進性,三個代表);

  b.地位、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

  c.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具體聯系);

  d、現實意義(貫徹落實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構建社義和諧社會;密切黨同人民聯系;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鞏固執政地位)

  ③國家:a.性質;b.義務(職能):維護人民的權益;c.原則。

  ④人民:a.關系(和諧、統一);b.地位、權利與義務;c.原則。

  3、怎么辦

  ①按國家機關:立法機關(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相關法律)、行政機關(職能+原則+指導思想)、司法機關。

  ②黨:a.地位、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b.加強和改善黨的建設;

  c.指導思想(三個代表思想和科學發展觀)。

  ③國家:義務(職能)+原則;

  ④人民:義務+原則。

  4、國際問題

  ①分析國際形勢: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當今時代的主題(霸、強、國際新秩序);國際競爭實質;世界格局;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易忽視);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我國的對外政策和職能。

  ②我國對外活動:對外政策和對外職能+國際背景+意義

  a.對外政策(名稱、決定因素、基本內容);

  b.對外職能;

  c.對我國和世界的意義(現實意義:走和平發展道路,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d、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

  5、政治意義

  ①現實意義: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三個代表思想;堅持以人為本,構建社義和諧社會;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建設服務型政府。

  ②對內職能: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當家作主的地位;促進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政治文明);維護國家安全、利益和榮譽。

  ③對外職能:

  a、我國: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地位、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形象;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增強民族凝聚力;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維護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世界: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推動國際新秩序的建立;促進世界多化趨勢,國際關系民主化;維護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黨:完善領導方式,提高執政能力;密切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維護人民的利益;體現黨的性、宗,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興衰成敗,長治久安。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政治學習中的解題方法”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乱码 | 五月丁香久久伊人 | 一本中文在线精品视频 | 日韩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