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重大的變法與改革2
五、重要改革之間的比較
1、商鞅變法與王安石變法:
(1)、相同點:
①直接目的:富國強兵;
②、都得到最高統治者的支持;
③、性質相同;
④、方式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
(2)、不同點:
①、背景不同:前者處于社會大變革時期,后者處于嚴重的社會危機時;
②、根本目的不同:前者是建立新制度,后者是鞏固封建統治;
③、效果不同:前者使秦國逐步強大起來,為后來秦滅六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后者使軍隊戰斗力有所增強,財政收入有所增加。
2、洋務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
(1)、相同點:
①、背景相同:都是在民族危機加劇的情況下向西方學習;
②、目的相同:都是為了富國強兵,鞏固統治;
③、影響相同:都是從西方引進了技術,建立了一批近代企業、新式軍隊和學堂。
(2)、不同點:
①、結果不同:前者失敗;后者使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②、性質不同:前者是地主階級領導的封建性質的改革,后者則帶有明顯的資本主義特征,為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3、戊戌變法與與日本明治維新成敗原因比較
項目 日本 中國
社會背景 人民反抗持續且猛烈,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相對較強,統治集團內部發生較大分化 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封建統治者與帝國主義相勾結;封建勢力強大
領導力量 中下級武士擁有較大武裝力量;改革派掌握實權;改革的阻力較小 改良派沒有發動群眾,而是寄希望于沒有實權的皇帝新法根本無法實行
國際環境 西方列強正抓緊侵略中國,客觀上為日本提供了相對寬松的國際環境 資本主義列強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急需原料產地和市場,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專題三 國家的分裂與統一
時期 主要內容 名稱
三國 孫權派衛溫、諸葛直率軍到達臺灣 夷洲
隋唐 隋煬帝三次派人去臺灣; 流求
元朝 在澎湖設巡檢司,管理澎湖及琉球 琉球
明朝 前期稱小琉球 小琉球
清朝 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1683年施瑯打敗鄭軍,臺灣納入清朝版圖;1684年,清朝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1885年清朝設臺灣省;1895年,中國清朝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日本強占臺灣及附近島嶼、澎湖列島等。 臺灣
南京國民政府 1945年10月,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后,臺灣回歸祖國懷抱。 臺灣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大陸解放后,形成了臺灣與大陸暫時隔離的狀態;1979年至今,我國政府堅持以“一國兩制”,和平統一,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為內容的祖國統一政策;堅決反對臺獨勢力和其他一切形式的分裂活動; 臺灣
一、中國古代的國家的分裂與統一
1、基本情況:
自進入封建社會以來,中國歷史上曾出現了三次大的分裂時期(春秋戰國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和五代遼宋夏金時期)、四次統一(秦、西晉、隋和元)和三次大的統一時期(秦漢時期、隋唐時期和元明清時期)。從時間上看,合長于分;從空間上看,合的范圍不斷擴大;從程度上看,合的穩定性越來越強。
2、秦、隋、元三朝能完成統一的主要原因:
(1)、長期的戰亂紛爭,廣大人民渴望統一;
(2)、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民族融合的加強;
(3)、完成統一的一方力量強大,分裂割據的一方衰弱腐朽;
(4)、杰出人物采取正確的統一方針策略。
3、統一對我國歷史發展產生的影響:
國家統一,對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政權鞏固、民族融合、文化進步、邊疆開發、賑濟災荒、抵御侵略、提高國際地位等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4、我國古代出現分裂的原因:
(1)、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分裂割據的經濟原因;
(2)、地方勢力膨脹是分裂割據的政治根源;
(3)、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民族矛盾尖銳是造成分裂割據的重要原因;
(4)、中央集權不力是分裂割據的直接原因;
(5)、社會經濟不夠發達,特別是商品經濟發展不充分,也是造成分裂割據的原因之一。
5、分裂對我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1)、分裂會給社會造成嚴重危害,如社會動蕩、經濟發展遲緩、國弱民窮等。
(2)、分裂時期,歷史仍然在發展,如各民族不斷融合,生活范圍不斷擴大等,同時,分裂時期也孕育著諸多統一的因素。
二、朝鮮半島問題
1、古代:中朝親善:
①、兩漢:三韓多次派人覲見漢武帝和漢光武帝;
②、隋朝:隋煬帝三征高麗,以和議而終;
③、唐朝:與朝鮮關系密切,有人員、技術文化、經濟貿易往來等。
2、近代:屈辱抗爭:
①、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的四個環節:
A、《江華條約》,打開朝鮮的門戶;
B、甲午戰爭,控制朝鮮;
C、日俄戰爭,朝鮮成為日本的保護國;
D、《日韓合并條約》,吞并朝鮮。
②、抗爭:20世紀30年代,反對日本法西斯,最終贏得民族獨立。
3、現代:統一曲折:
①、朝韓分裂:
②、朝鮮內戰:
③、朝韓會晤,2000年6月,金大中和金正日發表共同宣言,進一步推動朝鮮半島的和平進程;
④、朝鮮統一,一波三折,原因:
A、嚴重的軍事對抗的存在;
B、政治分歧很大;
C、雙方經濟實力懸殊;
D、雙方有效溝通明顯不足;
⑤、中、日、美、俄在朝鮮半島的利益和力量的角逐。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歷史:重大的變法與改革2”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