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一復習要點第四單元
㈠市場經濟基本原理
這個考點有四個知識點
知識點1:市場配置資源
⑴合理配置資源的必要性:
①資源配置是由資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無限性這一矛盾決定的。
人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永無止境的,但在一定時期和范圍內,社會能夠加以利用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如果用于生產某種產品的資源增加,用于生產其他產品的資源就會減少。
②為了盡量滿足多方面的需要,社會必須合理配置有限的資源。
⑵資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計劃和市場是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
知識點2:市場經濟:
⑴含義:市場經濟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①在市場經濟中,生產什么,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主要通過價格的漲落以及供求行情的變化,由市場來安排和調整的。
②哪種商品在市場上好賣,人們就擴大生產;哪種生產要素昂貴,供應緊張,人們就減少這種要素的使用。
市場中就好像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引導著商品生產者、經營者、調節人、財、物在全社會的配置。
⑵市場配置資源
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途徑)及優點。
①市場配置資源主要通過供求、價格、競爭等來實現的。
②市場能夠及時、準確、靈活地反映出市場供求變化,傳遞市場供求信息,實現資源合理配置。
③市場利用利益杠桿,市場競爭能夠很好地調動商品生產者、經營者的積極性, 推動科學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
知識點3:市場秩序
⑴市場秩序與市場規則的關系:
①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具備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市場才能合理配置資源。良好的市場秩序依賴市場規則來維護。
②市場規則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保障,市場沒有規則來維護,會使市場處于無序混亂狀態,使得市場機制無法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無法實現優勝劣汰,甚至可能出現劣勝優汰。
⑵市場規則的含義及主要內容:
①市場規則是以法律法規、行業規范、市場道德規范等形式,對市場運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體的規定。
②市場規則主要包括市場準入規則、市場競爭規則、市場交易規則。
其中,市場準入規則規定符合什么條件的企業、商品可以進入市場。
市場競爭規則用于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
市場交易規則主要是對交易方式和行為作出規定。
⑶市場交易原則:
主要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它們從不同的方面,規范著市場上買賣雙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為。
⑷加強社會信用建設,健全社會信用制度。
①必要性(意義)
A: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條件。誠信缺失導致市場秩序混亂、坑蒙拐騙盛行,進而導致投資不足,交易萎縮、經濟衰退。
B: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
建立誠信制度有利于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利于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C:為此,要切實加強信用制度建設,大力建立和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
②加強誠信建設的措施:
A:從國家方面:
要加強完善宏觀調控,重視和推動誠信體系建設。
自身抓好政府的信用,通過提供政府公共信用力度帶動社會信用的根本好轉。
繼續開展社會誠信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全社會人們的誠信意識。
要以信息化推動市場監管職能拓展,有利于遏制踐踏誠信,破壞經濟秩序的犯罪活動。
B:從經營者方面:
要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職業道德水平,依法經營。
C:從消費者方面:
增強維權意識,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遵守社會公德,維護他人合法權益,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
知識點4:市場調節的局限性:
⑴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
并非所有行業和領域市場者能起作用,市場不能調節的領域有國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給問題。槍支彈藥慣用語危險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讓市場來調節。因為如果聽任經營者自由經營這些產品,會嚴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敗壞社會風氣,影響社會安定。
⑵市場調節存在固有的弊端:
①市場調節的自發性。
由于價值規律的作用是自發實現的→人們追求經濟利益的行為是自發的,不是在政府引導下進行的→可能會出現不利于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的經濟現象。
②盲目性。
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各自獨立,分散的地位→不可能準確掌握市場信息→決策必然帶來盲目性→結果必造成經濟波動和資源浪費。
③滯后性。
市場經濟的自發性,盲目性和資源配置的實現方式,決定了市場調節的一般過程是:供求不平衡→價格變化→作出決定→實現供求平衡→必然有一定的時間差。
⑶市場調節弊端的后果:
① 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資源浪費;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政治:必修一復習要點第四單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