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政治知識點講練: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摘要】育路編輯就為您準備了高中政治知識點講練: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高中政治知識點講練: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1.全面認識經濟全球化
(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
(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最主要的表現是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
(3)載體:跨國公司
(4)實質: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
(5)積極影響: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6)消極影響
①使世界貧富分化現象更加嚴重。
②使世界經濟更加不穩定,尤其是沖擊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
如何應對: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同時提高抵御國際經濟風險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戰
2.新時期如何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1)基本格局: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2)基本目標: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我們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3)基本戰略: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快走出去步代,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
(4)基本原則: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5)注意從國家和企業兩個角度思考
①從國家角度: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提高利用外資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推動引資、引技、引智有機結合。提升企業適應國際市場的能力,利用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維護我國企業的正當權益,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加強協作,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防范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
②從企業角度:企業要注重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管理和自主創新,誠信經營,提升國際競爭力。
(6)從科學發展觀方面:注意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
3.企業應對貿易摩擦的措施
(1)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如開拓新的國內國際市場。
(2)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科技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增強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3)爭取國家有關部門在財稅和產業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4)聯合國家有關部門進一步與相關國家進行資金交涉。
(5)運用WTO有關規則和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維護我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高考真題】
1.(2013•江蘇高考)對發展中國家而言,一個完整的工業品全生命周期的全球流通路線(①→②→③)如下圖所示。該圖所揭示的經濟現象 ( )
A.表明發達國家非法轉移環境成本
B.表明發展中國家制造業水平持續提高
C.是由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引起的
D.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
2.(2013•新課標全國Ⅰ)2012年3月,中國某集團公司收購了4個在美國的風電場。美國政府于9月28日以安全為由簽發行政命令禁止該項目的收購。在多次申訴無效之后,該公司根據美國法律向美國聯邦法院提起訴訟。這一案例表明 ( )
A.走出去的中國企業面臨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
B.向投資國司法部門提起訴訟是投資者維護自身利益的最有效手段
C.對外直接投資取代商品出口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主要形式
D.跨國并購是企業強強聯合的主要表現形式
參考答案
1.解析 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有關知識。圖表體現不出非法性,A排除;發展中國家的制造業優勢在于勞動力資源豐富,價格低廉,B說法不合現實;由于國際經濟舊秩序的存在,經濟全球化仍以發達國家為主導,C符合題意;圖中發達國家將廢舊產品、消費垃圾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不利于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D錯誤,不選。
答案 C
2.解析 本題考點為企業走出去面臨的困境及應對。我國企業購美國企業受到美國政府的阻撓,這是貿易保護主義的表現,A項符合題意。面對形形色色的保護主義,投資者應主要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維護自身利益,B項“最有效手段”是錯誤的;對外直接投資取代商品出口說法錯誤,C項排除;“跨國并購”不同于“強強聯合”,D項說法錯誤。
答案 A
只要大家用心學習,認真復習,就有可能在高考的戰場上考取自己理想的成績。編輯歷史為大家帶來的高中政治知識點講練: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中高二政治知識點講練: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