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復習知識點總結

2017-02-10 22:38:13 來源:精品學習網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水資源的概念,理解降水量、多年平均徑流總量與水資源的關系;理解世界和我國水資源的分布規律,并能運用基本的材料加以說明。

  2)從時空兩個角度,理解水資源在人類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作用。

  3)了解在人口持續增長、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人類活動對水資源在數量、質量方面產生的影響,理解人類采取種種措施,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促進水資源的持續利用。

    2、過程與方法:

  1)以問題導學的形式趨動本節課的三大知識點

    2)主題研討:晉江缺水,南北方地區的水資源利用

  3)學生DIY節水標志,達到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核心"的教學目標。

  4)學習小組合作歸納總結,培養對信息進行獲取、收集、加工、處理,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珍惜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懂得基本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策略。

  知識點總結

  1.1水資源的定義狹義:是指人類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能夠直接使用的淡水。廣義:是指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能夠直接或間接使用的各種水和水中物質,在社會生活和生產中具有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水都可稱為水資源。

    1.2水資源的特性

    1、資源的循環性

    2、儲量的有限性

    3、時空分布的不均勻性

    4、利用的多樣性

    5、利、害的兩重性

    1.3水資源的屬性:

    1.自然屬性,

    2可利用性

    3數量與質量的兼顧性

    4時變性

  2.1小循環——是指由海洋表面蒸發的水汽,又以降水形式落入海洋;或者由大陸表面(包括陸地水體表面、土面及植物葉面等)蒸發的水氣,仍以降水形式落回陸地表面。這種發生在局部范圍內的水循環過程稱為小循環

  大循環——則是由海洋表面蒸發的水汽,隨氣流帶到大陸上空,形成降水落回地面,再通過徑流(地表的及地

  下的)返回海洋的過程這種發生在海陸之間的循環過程稱為大循環

    2.2更替周期是指在補給停止的條件下,各類水從水體中排干所需要的時間

  2.3全球上任一區域在一定時間內,進入的水量與輸出水量之差等于該區域內的蓄水變化量,這一關系稱為水量平衡。

  2.4中國水資源面臨主要問題

    1、水資源開發過度,生態破壞嚴重

    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銳

    3、地下水過量開采,環境地質問題突出

    4、水資源污染嚴重、水環境日益惡化

    5、水資源開發利用缺乏統籌規劃和有效管理

  2.5我國水資源特點及解決途徑

    1.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2.時空分布不均勻,資源組合不合理

    3.水土流失嚴重

    4.水污染加劇,生態環境惡化

    3.1水資源評價包括:

    (1)水資源數量評價(確定可利用的水資源的數量)

    (2)水資源質量評價

    (3)水資源利用評價及綜合評價。原則:地表水與地下水統一評價、水量水質并重、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的。

  3.2多年平均條件下,水資源量的收支項主要為降水、蒸發和徑流。平衡條件下,收支在數量上是相等的。降水、徑流和蒸發是決定區域水資源狀態的三要素。三者之間的數量變比關系制約著區域水資源數量的多寡和可利用量。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地理: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復習知識點總結”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 日本午夜视频黄 | 久久99久久99久久综合 | 一本久久A精品一合区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资源26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