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級語文文言知識點:《游褒禪山記》

2017-02-12 19:25:51 來源:精品學習網

  一、重點詞、句

  1.一詞多義:

  (1)“卒”:①死。“卒葬之”。②終于。“卒相與歡”。(《廉頗商相如列傳》)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戰》)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滅。”②文字。“獨其為文”。、③華美、有彩飾。“舍其文軒”。(《公輸》)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說、講。“何可勝道也哉”。③道理。“傳道受業”(《師說》)④正確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極”:①盡,-盡情享受。“極夫游之樂”。②至多,最多。“亦極七八萬耳”。(《赤壁之戰》)

  (5)“觀”:①觀察、看。“古人之觀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觀”。③建筑物的一種,讀,“大王見臣列觀”。(《廉頗簡相如列傳》)

  (6)“得”:①能夠。“不得極夫游之樂”。②心得、收獲。“往往有得”。③融洽。“與公甚相得”。④得到,獲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肅公翱事》)

  (7)“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鏟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難”(《赤壁之戰》)。③我國古代對少數民族及外國的一種蔑稱。“南撫夷越”。(《隆中對》)

  (8)“相”:①幫助、輔佐,讀 。“無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讀。“操雖托名漢相”(《赤壁之戰》)③互相,讀。“卒相與歡。“(《廉頗商相如列傳》)。

  (9)“悲”:①感嘆、嘆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③哀憐。“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說》)

  (10)“勝”:①盡 。“何可勝道也哉”。②能承擔,禁得起, 。“沛公不勝杯構”(《鴻門宴》)。③優美的,。“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④勝利, 。“終不能加勝于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2.詞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詞活用為動詞。“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稱呼。名詞活用為動詞。“名之曰褒禪”。②說清楚,說明白。名詞活用為動詞。“而莫能名者”。

  (3)“窮”:窮盡,走到頭。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好游者亦不能窮也”。

  (4)“謬”:弄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后世之謬其傳……”

  (5)“傳”:流傳下來的文字,動詞活用為名詞。“后世之謬其傳……”

  3.“……者……也”表示判斷的兩種形式:

  (1)表示單純的判斷,“者”前是主語,“者”后是謂語。如“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家也”。“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2)表示因果關系的復合判斷,“者”在②這里除了表示停頓語氣外,還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虛詞:

  “以”:作介詞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②用來、拿。“無物以相之”。作連詞用,相當于“而”:①表并列。“險以遠”。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二、請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并翻譯劃橫線的句子。

  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3.今所謂慧空禪院者

  4.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5.今言“華(讀一聲)”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6.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7.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8.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9.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

  10.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11.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12.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13.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14.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15.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16.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17.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18.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19.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20.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21.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三、閱讀課文,然后完成下列各題

  1.指出下列各句的活用情況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②有泉側出

  ③其見愈奇 ④常在于險遠

  ⑤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2.(文言虛詞積累)解釋下列各句的虛詞:

  乃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焉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且焉置土石?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猶且從師而問焉

  良乃入,具告沛公 割雞焉用牛刀

  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兵乃出 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

  其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也 蓋音謬也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所謂前洞也

  其后名之曰褒禪 誰得而族滅也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其孰能譏之乎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3.標識停頓有誤的是( )

  A.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B.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C.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D.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活用不同類的一項( )

  A.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C.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D.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5.選出與“其孰能譏之乎”中“其”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 )

  A.距其院東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D.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6.選出下列各句中“以”是介詞的一項()

  A.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B.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

  C.余與四人擁火以入 D.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7.下列句中“觀”字詞性不同的一項是()

  A.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B.大王見臣列觀 C.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8.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C.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9.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沒有活用現象的一句是( )

  A.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B.有志矣,不隨以止也

  C.火尚足以明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10.選出句中“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 B.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

  C.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11.下列句子的句中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B.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C.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

  D.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2.選出“其”字用法相同的兩項( )

  A.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B.蓋其又深。

  C.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D.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13.下列地名中的“陽”、“陰”與“華山之陽”、“漢之陰”中的“陽”、“陰”含義相同的是:( )

  A.洛陽、華陰 B.富陽、山陰 C.漢陽、江陰 D.衡陽、淮陰

  14.選出“進”的用法相同的兩項( )

  A.入之愈深,其進愈難。 B.是進亦憂,退亦憂。

  C.群臣進諫。 D.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

  E.進,與操遇于赤壁。

  15.翻譯例句正確的是( )

  例: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這就是有學問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謹慎選取的緣故。

  B.所以要求這些有學問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謹慎選取。

  C.這就是治學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謹慎選取的緣故。

  D.所以要求治學的這些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謹慎選取。

  參考答案:

  1.①十一 古義:十分之一。今義:序數詞。

  ②非常 古義:不同平常。今義:特別,副詞。

  ③至于 古義:至,動詞,到達,達到;于,介詞。今義:表示另提一件事,介詞。

  ④所以 古義;……的原因。今義:因果連闖,用在后一分句。

  學者 古義:讀書人,求學的人,偏正短語。今義有學問的人,名詞。

  2.文言虛詞積累

  乃 是,在 焉 于之、于此、于彼

  竟然 在哪里

  你的 之

  于是,就 哪里,怎么

  才 啊

  與爾一起表示“這樣”。

  其 也

  它 表示判斷語氣

  它(他)的 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

  指示代詞,那、那些 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詰

  第一人稱,我、自己 表示語氣停頓

  表示反問的語氣 “難道”

  是……還是

  3 A

  4.D(“至”是動詞活用作名詞,其他是名詞活用作動詞。)

  5.D(例句中的“其”與D項中的“其”都用作副詞,表反詰語氣。其他三項中的“其”都用作代詞。)

  6.B(A項中“以”是表并列關系的連詞;C項中“以”是表修辭關系的連詞;D項中“以”是表因果關系的連詞。)

  7.D(D項中“觀”當動詞講,意思是“觀察”,其他三項中的“觀”都是名詞。)

  8.C(A項中“所以”表原因,B項中“非常”是“不同尋常”的意思。D項中“至于”是“到……”的意思。)

  9.B(“側”是名詞作狀語,“明”是形容詞用作動詞,“幽暗昏惑”是形容詞用作名詞。)

  10.A(A項中者在句中起停頓作用,其余B、C、D項中三者都譯為“……的人”。)

  11.B(應這樣停頓: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12.答案:A、B

  分析:A項的“其”作第三人稱代詞“它”講,代石碑;B項“其”仍作“它”講,只是指代洞罷了。所以A和B兩項的“其”字用法是一樣的。C項的“其”譯為第一人稱代詞“我”,D項雖是譯為第三人稱代詞,但它指代古人,應譯為復數的“他們”才對。

  13.答案:D

  分析:在古代,“陽”在表方位時是“水之北,山之南”的意思,“陰”則是“水之南,山之北”。所以“華山之陽”和“漢之陰”的“陽”、“陰”分別指“山之南”,“水之南”。古代地名常受附近的山川名稱的影響,地名中的“陽”、“陰”與例句相符的就只有D了。

  14A.E.

  15.C.

  本文就是由育路網為您提供的高二語文文言知識點,希望供您參考。

  (責任編輯:陳海巖)

分享“高二年級語文文言知識點:《游褒禪山記》”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午夜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二区 | 亚洲аv天堂手机版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 | 亚洲色大成网\站久久久 | 日本男女无遮羞羞视频 | 亚洲精品乱码不卡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