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知識點諸子喻山水
語文知識點諸子喻山水內容:“文章是案間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清人張潮),此文是諸子關于山水的議論,展示先哲們對山水的思考和感悟,蘊含許多人生哲理。 如:《論語·子罕》持之以恒
《韓非子·大體》君王要有宏大的氣魄,寬廣的心胸,從而達到國家大治。 《管子·形式解》治國、為學應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氣度。 《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論語·子罕》時光流逝,發出時光易逝、一去不返、往事難再的概嘆,同時勉勵人們珍惜時間,效法滔滔流水不舍晝夜、不斷前進不斷進取的精神。
《孟子·離婁下》強調務本求實,反對一個人的名譽聲望與實際不相符,要求人們像水一樣,有永不枯竭的生命力,不斷進取,循序漸進,自強不息。
《孟子·盡心上》為人、治學立志要高遠,襟胸要開闊,并說明治學基礎要扎實,要循序漸進,逐步通達。 《老子》(第八章)把水視為“道”的化身,歌頌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默默奉獻的精神,
并指出“上善”之人的七種美德。
《老子》(第六十六章)“謙下不爭”的主張 《老子》(第七十八章)“貴柔”的主張 《孫子·虛實篇》“避實擊虛”“因敵制勝”“兵無常勢” 字詞積累:
1、 譬如為山,未成一簣. 2、 仲尼亟.稱于水 3、 溝澮皆盈.;其涸.也 4、 故聲聞..過情 5、 觀水有術. 6、 水因.
地而制流 手法:
設喻說理——以種種物象來比喻人生體驗和感悟,從而將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深奧的哲理淺顯化,深入淺出,給人一鮮明清晰的認知和生動形象的美感。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語文知識點諸子喻山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