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學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2017-02-14 18:34:43 來源:精品學習網

   育路小編整理了高二化學必修三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幫助大家鞏固復習知識點。

  專題一:第一單元

  1——原子半徑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氣體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減小;

  (2)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

  2——元素化合價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最高正價由堿金屬+1遞增到+7,非金屬元素負價由碳族-4遞增到-1(氟無正價,氧無+6價,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價、負價均相同

  (3) 所有單質都顯零價

  3——單質的熔點

  (1)同一周期元素隨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

  (2)同一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

  4——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 (及其判斷)

  (1)同一周期的元素電子層數相同。因此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電子,從左到右金屬性遞減,非金屬性遞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因此隨著電子層數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電子,從上到下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判斷金屬性強弱

  金屬性(還原性) 1,單質從水或酸中置換出氫氣越容易越強

  2,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堿性越強(1—20號,K最強;總體Cs最強 最

  非金屬性(氧化性)1,單質越容易與氫氣反應形成氣態氫化物

  2,氫化物越穩定

  3,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1—20號,F最強;最體一樣)

  5——單質的氧化性、還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單質的還原性越強,其氧化物的陽離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單質的氧化性越強,其簡單陰離子的還原性越弱。

  推斷元素位置的規律

  判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應牢記的規律:

  (1)元素周期數等于核外電子層數;

  (2)主族元素的序數等于最外層電子數。

  陰陽離子的半徑大小辨別規律

  由于陰離子是電子最外層得到了電子 而陽離子是失去了電子

  6——周期與主族

  周期:短周期(1—3);長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鑭系);不完全周期(7)。

  主族:ⅠA—ⅦA為主族元素;ⅠB—ⅦB為副族元素(中間包括Ⅷ);0族(即惰性氣體)

  所以, 總的說來

  (1) 陽離子半徑<原子半徑

  (2) 陰離子半徑>原子半徑

  (3) 陰離子半徑>陽離子半徑

  (4 對于具有相同核外電子排布的離子,原子序數越大,其離子半徑越小。

  以上不適合用于稀有氣體!

  第二單元

  一 、化學鍵:

  1,含義:分子或晶體內相鄰原子(或離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

  2,類型 ,即離子鍵、共價鍵和金屬鍵。

  離子鍵是由異性電荷產生的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鈉以離子鍵結合成NaCl。

  1,使陰、陽離子結合的靜電作用

  2,成鍵微粒:陰、陽離子

  3,形成離子鍵:a活潑金屬和活潑非金屬

  b部分鹽(Nacl、NH4cl、BaCo3等)

  c強堿(NaOH、KOH)

  d活潑金屬氧化物、過氧化物

  4,證明離子化合物:熔融狀態下能導電

  共價鍵是兩個或幾個原子通過共用電子(1,共用電子對對數=元素化合價的絕對值

  2,有共價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對產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價鍵是兩個原子借吸引一對成鍵電子而形成的。例如,兩個氫核同時吸引一對電子,形成穩定的氫分子。

  1,共價分子電子式的表示,P13

  2,共價分子結構式的表示

  3,共價分子球棍模型(H2O—折現型、NH3—三角錐形、CH4—正四面體)

  4,共價分子比例模型

  補充:碳原子通常與其他原子以共價鍵結合

  乙烷(C—C單鍵)

  乙烯(C—C雙鍵)

  乙炔(C—C三鍵)

  金屬鍵則是使金屬原子結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高度離域的共價鍵。

  二、分子間作用力(即范德華力)

  1,特點:a存在于共價化合物中

  b化學鍵弱的多

  c影響熔沸點和溶解性——對于組成和結構相似的分子,其范德華力一般隨著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而增大。即熔沸點也增大(特例:HF、NH3、H2O)

  三、氫鍵

  1,存在元素:O(H2O)、N(NH3)、F(HF)

  2,特點:比范德華力強,比化學鍵弱

  補充:水無論什么狀態氫鍵都存在

  第三單元

  一,同素異形(一定為單質)

  1,碳元素(金剛石、石墨)

  氧元素(O2、O3)

  磷元素(白磷、紅磷)

  2,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換——為化學變化

  二,同分異構(一定為化合物或有機物)

  分子式相同,分子結構不同,性質也不同

  1,C4H10(正丁烷、異丁烷)

  2,C2H6(乙醇、二甲醚)

  三,晶體分類

  離子晶體:陰、陽離子有規律排列

  1,離子化合物(KNO3、NaOH)

  2,NaCl分子

  3,作用力為離子間作用力

  分子晶體: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所形成的晶體

  1,共價化合物(CO2、H2O)

  2,共價單質(H2、O2、S、I2、P4)

  3,稀有氣體(He、Ne)

  原子晶體:不存在單個分子

  1,石英(SiO2)、金剛石、晶體硅(Si)

  金屬晶體:一切金屬

  總結:熔點、硬度——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

  專題二 :第一單元

  一、反應速率

  1,影響因素:反應物性質(內因)、濃度(正比)、溫度(正比)、壓強(正比)、反應面積、固體反應物顆粒大小

  二、反應限度(可逆反應)

  化學平衡: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變化,到達平衡。

  專題二 :第二單元

  一、熱量變化

  常見放熱反應:1,酸堿中和

  2,所有燃燒反應

  3,金屬和酸反應

  4,大多數的化合反應

  5,濃硫酸等溶解

  常見吸熱反應:1,CO2+C====2CO

  2,H2O+C====CO+H2(水煤氣)

  3,Ba(OH)2晶體與NH4Cl反應

  4,大多數分解反應

  5,硝酸銨的溶解

  熱化學方程式;注意事項5

  二、燃料燃燒釋放熱量

  專題二 :第三單元

  一、化學能→電能(原電池、燃料電池)

  1,判斷正負極:較活潑的為負極,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為氧化反應,陰離子在負極

  2,正極:電解質中的陽離子向正極移動,得到電子,生成新物質

  3,正負極相加=總反應方程式

  4,吸氧腐蝕

  A中性溶液(水)

  B有氧氣

  Fe和C→正極:2H2O+O2+4e—====4OH—

  補充:形成原電池條件

  1,有自發的 氧化反應

  2,兩個活潑性不同的電極

  3,同時與電解質接觸

  4,形成閉合回路

  二、化學電源

  1,氫氧燃料電池

  陰極:2H++2e—===H2

  陽極:4OH——4e—===O2+2H2O

  2,常見化學電源

  銀鋅紐扣電池

  負極:

  正極:

  鉛蓄電池

  負極:

  正極:

  三、電能→化學能

  1,判斷陰陽極:先判斷正負極,正極對陽極(發生氧化反應),負極對陰極

  2,陽離子向陰極,陰離子向陽極(異性相吸)

  補充:電解池形成條件

  1,兩個電極

  2,電解質溶液

  3,直流電源

  4,構成閉合電路

  高二化學必修三知識點總結就分享到這里了,更多高二化學必修請繼續關注我們網站!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化學必修三知識點總結”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综合久久综合久久88色鬼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久久麻豆 |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 | 欧美综合精品专区 | 天堂在线做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