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二年級化學知識點電離平衡總結

2017-02-16 19:11:37 來源:精品學習網

   下面育路網為大家整理了高二化學知識點電離平衡總結,希望大家在空余時間進行復習練習和學習,供參考。

  一、強弱電解質的判斷

  1、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均指化合物,單質和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又不是非電解質。

  2、判斷電解質的關鍵要看該化合物能否自身電離。如NH3、SO2等就不是電解質。

  3、電解質的強弱要看它能否完全電離(在水溶液或熔化時),與其溶解性、導電性無關。

  4、離子化合物都是強電解質如NaCl、BaSO4等,共價化合物部分是強電解質如HCl、H2SO4

  等,部分是弱電解質如HF、CH3COOH、HCN、HNO2、H3PO4、H2SO3、H2CO3、HClO、NH3·H2O等,

  部分是非電解質如酒精、蔗糖等。

  二、電離平衡

  1、弱電解質才有電離平衡,如水:2H2O =H3O++OH-。

  2、電離平衡的特征:等(V電離=V結合≠0)動(動態平衡)定(各微粒濃度一定)變

  3、影響電離平衡的外界條件:溫度越高,濃度越小,越有利于電離。加入和弱電解質具有

  相同離子的強電解質,能抑制弱電解質的電離。

  4、電離方程式:(1)強電解質完全電離,用等號,如:HCl=H++Cl_ NaHSO4=Na++H++SO42-

  (2)弱電解質部分電離,用可逆符號;多元弱酸分步電離,以第一步電離為主,電離級數越大越困難;且各步電離不能合并。如:H3PO4 H++H2PO4- H2PO4- H++HPO42- HPO42- H++PO43-

  三、水的離子積(Kw)

  1、由水的電離方程式可知:任何情況下,水所電離出的H+與OH-的量相等.

  2、Kw=c(H+)·c(OH-),25℃時,Kw=1×10-14。Kw只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Kw越大。

  四、溶液的pH

  1、pH=-lg{c(H+)},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關系(25℃):中性溶液:C(H+)=C(OH-)=1×10-7mol/L pH=7 ,酸性溶液:C(H+)>C(OH-) pH<7, 堿性溶液:C(H+)7。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強;pH越大,溶液堿性越強。PH減小1,相當于C(H+)增大10倍。

  2、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的方法:把一小塊pH試紙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或點滴板)上,用蘸有待測溶液的玻璃棒點試紙的中部,試紙變色后,與標準比色卡比較來粗略確定溶液的pH。注意:pH試紙不能事先潤濕(會稀釋待測液,但不一定產生誤差,如中性溶液),pH讀數只能取整數。(要精確測定pH,應用pH計)

  3、pH的有關計算:(1)不同溫度下純水或中性溶液的pH:只有25℃才是7,其余溫度用

  條件計算 (2)強酸、強堿溶液的pH (3)已知水所電離出的C(H+)或C(OH-),求

  溶液的pH:需要分溶液顯酸性或堿性進行討論 (4)強酸與強酸混合,先算混合后的c(H+),

  再算pH;強堿與強堿混合,先算混合后的c(OH_),再求c(H+),pH。[注意:絕對不能先直接求c(H+),再按之來算pH] 經驗公式:已知pH的兩強酸等體積混合,混合液的pH=pH小+0.3;

  已知pH的兩強堿等體積混合,混合液的pH=pH大-0.3。(5)強酸與強堿混合,要先判斷誰過量,溶液顯什么性質,再去計算 (6)溶液的稀釋問題

  4、一元強酸和一元弱酸的有關問題:對于c相同的一元強酸和一元弱酸,弱酸的pH較大;對于pH相同的一元強酸和一元弱酸,弱酸的c遠大于強酸。對于弱酸和強酸,稀釋相同倍數,強酸的c或pH變化較大

  五、鹽類的水解

  1、水解的實質:鹽所電離出的離子與水所電離出的H+或OH—結合成弱電解質的過程,水解

  可看作中和反應的逆反應。溫度越高,濃度越小,越有利于水解。

  2、水解規律:“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雙水解,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 注意:a、因水解而溶液呈酸性的鹽:NH4Cl FeCl3 MgCl2 CuCl2 (NH4)2SO3等,因水解而溶液呈堿性的鹽:CH3COONa Na2CO3 (NH4)2CO3 Na2S NH4CN、NH4HCO3等,因水解而溶液呈中性的鹽:CH3COONH4。 b、弱酸的酸式酸根既電離又水解,若電離大于水解,則溶液顯酸性如HSO3-、H2PO4-等;若水解大于電離,則溶液顯堿性如HCO3-、HPO42-、HS-等。

  3、水解方程式:一般用可逆符號,且無氣體或沉淀生成。多元弱酸根分步水解,以第一步水解為主,各步水解不能合并。注意水解方程式和電離方程式的區別。

  4、劇烈的雙水解:可水解完全,一般用等號,且要寫“↑”或“↓”,記住常見的例子:Al3+與AlO2- CO32- HCO3- ClO- S2- HS- 等,Fe3+與AlO2- CO32- HCO3- ClO-等,NH4+與AlO2- SiO32-等,Mg2+ Cu2+與AlO2-等。常用離子方程式:Al3++3AlO2-+6H2O=4Al(OH)3↓ Al3++3HCO3-=Al(OH)3↓+3CO2↑ 2Al3++3CO32-+3H2O=2Al(OH)3↓+3CO2↑2Al3++3S2-+6H2O=2Al(OH)3↓+3H2S↑

  5、水解的應用:判斷溶液的酸堿性、某些物質如FeCl3的溶液的配制、離子共存問題、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某些鹽溶液的加熱蒸干及灼燒問題、一些生活問題如明礬凈水、泡沫滅火器的工作原理、熱的純堿去污能力更強、草木灰不能與銨態氮肥混施等。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要會書寫電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

  六、酸堿中和滴定(重點實驗)

  1、原理:H++OH-=H2O 完全中和時酸和堿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它們的化學計量數之比。

  2、主要儀器: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滴定管夾、鐵架臺、錐形瓶、燒杯等

  3、滴定管的構造:滴定管上的刻度分布是:自上而下由小到大,“0”刻度在上部但未到最上端,最大刻度在下但未到活塞(或閥)處。滴定管的全部容積大于它的最大刻度值。普通滴定管的規格有25mL和50mL,刻度的最小分度為0.1mL,可以估讀到0.01mL。滴定管上標有使用溫度(一般為20℃)和規格。酸式滴定管可裝酸性、中性或氧化性溶液,但不能裝堿性溶液;堿式滴定管可裝堿性、中性溶液,但不能裝酸性、氧化性溶液(會腐蝕橡膠)。

  4、中和滴定的步驟:準備→滴定→讀數→重復操作2~3次,取平均值進行計算

  (1)準備階段:包括:查漏、洗滌、潤洗、注液、趕氣泡、調整液面、加液(待測液和指示劑),注意:每一步操作的具體描述(略)、潤洗的目的、錐形瓶不能潤洗。

  (2)滴定:左手控制活塞(或閥),右手搖動錐形瓶,眼睛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

  注意:a、錐形瓶下墊一張白紙的作用:便于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減少滴定誤差。

  b、指示劑的選用:記住指示劑的變色范圍(略)。強酸、強堿互滴可選擇酚酞或甲

  基橙作指示劑,不能用石蕊。強酸滴弱堿用甲基橙,強堿滴弱酸用酚酞。注意常考的

  終點顏色變化:強酸滴強堿(用酚酞作指示劑)—溶液由粉紅色變成無色,強堿滴強

  酸(用酚酞作指示劑)—溶液由無色變成粉紅色,且在半分鐘內不褪色。

  5、誤差分析及計算:誤差分析從公式考慮V標的變化,計算注意格式規范及有效數字。

  以上就是高二化學知識點電離平衡總結,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責任編輯:陳海巖)

分享“2017年高二年級化學知識點電離平衡總結”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一级二级视频在线观看 | 最新色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观看网站 |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