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學大氣科學專業介紹
云南大學始建于1923年,時為私立東陸大學,1934年更名為省立云南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云南大學,是我國西部邊疆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大學之一。1937年,著名數學家、教育家熊慶來出任校長,一大批著名學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學校較高的發展基點和深厚的學術底蘊,開創了云大辦學歷史上的第一個輝煌時期。20世紀40年代,云南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農、醫等學科在內,規模較大,在國際上有影響的中國著名大學之一。1946年,《不列顛百科全書》將云南大學列為中國15所世界著名大學之一。
大氣科學(本科類)
大氣科學專業前身為1971年設立的氣象學專業,30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大氣科學領域的專業人才,他們中的許多人已成為各單位的業務骨干或走上領導崗位。大氣科學系現設有大氣科學本科專業,并有氣象學博士學位授權和氣象學、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2個碩士學位授權。氣象學是云南省重點學科,大氣科學是云南省重點專業、國家優勢特色學科。目前設有我國高校唯一的世界氣象組織大氣臭氧BREWER地面觀測站,擁有供學生實驗和實習使用的VSAT衛星地面接收站、MODIS衛星地面接收站、711-XDR數字天氣雷達、氣象觀測實習臺、曙光天潮高性能計算機集群等設備。近三年來該專業許多應屆畢業生考取國家知名研究院所,也有很多直接就業。畢業生在校期間培養了較高的科學人文素養、較強的實踐創新能力、較好的專業知識技能,很受用人單位的歡迎,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三年達到100%。近年來,隨著國家和社會對大氣科學事業日益重視,該專業顯示了良好的就業前景。
培養目標:本專業有全球氣候變化與熱帶季風、紫外線輻射及其氣候環境效應、氣候診斷與旱澇預測、大氣環境與氣候變化等4個主要研究方向,旨在培養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和扎實的大氣科學基本理論知識,具有進行大氣科學基礎應用、數據處理和計算機應用的基本技能,能夠在大氣物理、大氣環境、大氣探測、氣象學、氣候學、應用氣象及相關學科從事業務及相關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學制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主干課程: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學物理方法、理論力學、流體力學、大氣動力學基礎、計算方法、數值天氣預報、現代氣象觀測、大氣物理學、天氣學、氣象統計預報、雷達氣象學、衛星氣象學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在各省市氣象、環保、教育部門從事科研和業務工作,也有部分畢業生到部隊就業。
(責任編輯:吳健強)
分享“云南大學大氣科學專業介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