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學冶金工程專業
青海大學冶金工程專業(鋼鐵冶金方向)
一、 培養目標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鋼鐵冶金的基礎理論、生產工藝和設備,掌握實驗研究、設計方法、環境保護及資源綜合利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進行冶煉工藝制定及工程設計的基本訓練。以培養冶金工程寬口徑人才為目標,以培養工程技術人才為主題。培養掌握現代冶金基礎理論和生產技術,具有現代科技觀念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從事生產、設計、科研、管理和新材料研發的復合型人才。
畢業生能在冶金、新材料等工業部門、科研設計院(所)、高等院校等單位從事科學研究、生產及技術管理、工程設計、教學等工作,也可在機械、化工、環保等行業所屬的相近專業性質的崗位工作。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制圖、機械、電工與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應用等自然科學和冶金工程技術科學的基礎理論;2. 掌握鋼鐵冶金原理、冶金傳輸原理、物理化學、工程材料、鋼鐵冶金學等專業知識及相關的工程技術知識;3. 具有鋼鐵冶金工藝制定、生產組織、技術經濟、企業管理、環境保護的基礎知識和工業設計的初步能力;4. 具有分析和解決本專業生產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掌握不斷擴展知識面及終身獲取新知識的方法。5. 適應科學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具有較強的開拓創新能力,能夠進行新工藝、新技術的探索,新設備和新材料的設計和研發。6. 了解本專業和相關學科的科技發展動態,注重冶金、材料、化工、環境,及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交叉知識的學習。7. 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心理品質及一定的美學修養,具有較強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尤其是外語表達能力,以及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二、 學制、學期與學位學制:本科學制四年。
按照學年學分制管理機制,實行彈性學習年限(最長年限為學制加兩年)。學期:實行一學年三學期制,每學年學期和第二學期分別為19和20周,其中理論教學分別為16.5和17周,每學年機動和考試為4周,運動會0.5周,國慶、五一各0.5周;夏季小學期為2周;暑假3周,寒假8周。(注:學年學期為17.5周,其中理論教學13周,軍訓及入學教育2周,機動和考試為2周。
第四學年第二學期為17周,其中理論教學14周,機動和答辯為2周,畢業教育1周)。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三、 基本學分、學時四年制本科培養總學分192.5。
其中課程學分 160.5(總學時2635) ;實踐環節32學分(32周),其中:集中實踐環節18學分,畢業論文(設計)14學分。
四、 主要課程、專業性實驗及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分析化學、、工程力學、機械制圖及CAD、物理化學、鋼鐵冶金原理、冶金傳輸原理、鋼鐵冶金學、冶金自動檢測與控制、鋼鐵冶金設備、耐火材料等。專業性實驗及實踐性教學環節: 綜合設計型實驗、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論文 (設計)等。
五、 相近專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責任編輯:梁娟)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