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藥學專業介紹
華僑大學是中國著名華僑高等學府。1960年創辦于福建泉州,2004年在廈門興建新校區,學校直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
華僑大學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為辦學方針,經中央批準,實行校長負責制。國家領導人廖承志、葉飛親自擔任首任、次任校長,教育部副部長、知名文字學家韋愨曾擔任華僑大學代理校長。陳覺萬教授、莊善裕教授、吳承業教授分別任第三、四、五任校長,現任校長為中外關系史專家、博士生導師丘進教授。
華僑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現有23個學院,擁有諸多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法律碩士(JM)、工程碩士、建筑學碩士等多個專業碩士學位點,64個本科專業;1個國家重點學科,1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科涉及理、工、經、管、法、文、哲、史、農、教育10大門類,形成理工結合、文理滲透、工管相濟、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
學校積極開展全方位的華文教育,在東南亞國家積極推廣華文教育,學校在美國、泰國、印尼、菲律賓及香港、澳門等地設有辦事機構,在海外打造華文教育優勢品牌,取得了深遠的影響。例如:2005年開始為泰國政府中央部委培訓高級漢語人才,至今已舉辦6期,共培養123名政府高級人才,學員當中職銜最高的是海軍少將。泰國詩琳通公主、泰國上議院議長多次視察華僑大學。
華僑大學將于2010年迎來50周年校慶。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堅定不移地走內涵發展之路、特色興校之路、人才強校之路,努力向更高的辦學水平邁進,致力于建設成為基礎雄厚、特色鮮明、海內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學。
以下是華僑大學藥學專業介紹:
藥學 (本科類 )
▲ 藥學專業(分子醫學、藥物化學、藥物制劑學、基礎醫藥學、轉化醫學、中藥學6個方向)
專業簡介:藥學是以醫學、生物學、化學等理論為基礎的高度綜合性專業。本專業主要通過藥學各分支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藥學科研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訓練,并對基礎醫學領域有較全面的理解,培養具有扎實藥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夠在藥品研究、開發、生產、檢驗、流通和使用領域從事藥物研究、開發、生產、鑒定、管理、監督、臨床合理用藥、新藥臨床評價等工作,具有創新能力的復合型藥學人才。
專業特色:人才培養國際化,采用“3+1”培養模式,即3年在校培養,1年赴海外合作培養單位繼續培養,專業課采用全英或中英雙語教學,打造具有創新性、國際水平的高層次人才。目前,生物醫學學院在泉州、廈門校區擁有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基因治療、生物醫學工程、分子藥理學、中成藥、生物制藥、中藥制劑、有機化學、藥物合成、藥物分析、生物工程、藥物化學、醫用微生物學、天然藥物、免疫學、細胞生物學技術、病理與動物模型、藥劑學、基因藥物、納米醫學、轉化生物醫學實驗室以及基因工程藥物中試基地、中藥中試基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生物醫學院擁有“分子藥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生物醫藥研究生創新培養基地”,“廈門市海洋與基因工程藥物重點實驗室”,“廈門市海洋與基因工程藥物重點實驗室”,“廈門市生物醫學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一系列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基地強大的支撐與后盾;并分別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180醫院,晉江市醫院聯合成立教學科研基地。
“博採世界各地百花釀蜜哺育中華英才,廣聚天下精英心血澆灌華園新苗”,我們與伊利諾伊大學已簽署建立藥學本-碩-博的聯合培養體系協議書,并與牛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奧克蘭大學、新西蘭皇家科學研究院、奧塔哥大學等國際著名科研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學術合作關系,開展與人類疾病相關學科的研究,因而在圖書與信息共享有了充分的保證。為打造與國際接軌的辦學模式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學院始終根據國家科技發展方針,面向國際生物高科技前沿和我國生物醫藥現代化建設需要,一個在國內培養和凝聚生物醫學創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一個享有較高國際聲譽的生物醫學研究基地和學術交流中心。
以教育部分子藥物中心為基礎而組建的華僑大學生物醫學學院將秉承 “會通中外,并育德才”的校訓,育才興校、儲才興邦!
主要課程: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臨床醫學概論、藥理學、藥劑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事管理與法規等。
就業方向:主要在各醫藥類科研院所、醫院、藥品研發機構、藥品生產企業、檢驗檢疫部門等工作。
(責任編輯:康新林)
分享“華僑大學藥學專業介紹”到: